意思解释
清明后登城眺望
原文展示: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白话文翻译:
清明节后,风景如画,云山在眼前高耸。
百花依旧盛开,万家灯火中冒出新烟。
草地绿意盎然,没有空旷之处;江水流淌,似乎与远天相接。
长安在何方?我遥遥指向夕阳的方向。
注释:
- 清明:指清明节,通常在每年4月4日或5日,是春季的重要节日,象征着春暖花开。
- 睥睨:瞭望、俯视。
- 百花如旧日:意指春天的花朵依然如往年一样繁盛。
- 万井出新烟:形容城中各家各户的烟火气,表示人们的生活气息。
- 草色无空地:草色浓郁,地面没有空地可见。
- 江流合远天:江水流动,似乎与远方的天空相连。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理想的归宿。
典故解析:
“长安”是唐代的首都,象征着繁荣和梦想。诗中提到的“夕阳”常常与归属、思乡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梦得,号岘山,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85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明节后,正值春季,诗人登上城墙,远眺风景,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繁华,同时也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清明后登城眺望》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展现了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特别是“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两句,既表达了自然的美好,又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然而,诗的最后一句“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却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诗人在美丽的景色中,不禁思考起远方的长安,似乎在呼唤着理想的归宿。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使得整首诗在明媚的春光中透出一丝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还深刻表达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清明节后,春光明媚,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前方的山景。 -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春天的花朵依旧如往年一样绚烂,城市中各家各户的炊烟袅袅升起,充满生机。 -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草地绿意盎然,江水与天空相连,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思念长安,指向远方的夕阳,带有些许惆怅与思乡的情感。
-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草色”、“江流”、“夕阳”等,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 象征:夕阳象征着归属和理想的追求。
-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故乡长安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风景: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花:代表着青春与美丽的时光。
- 江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夕阳:常常与归属、思乡的情感相联系,代表着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明后”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春节
- C. 清明节
- D. 端午节
-
“长安”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诗人的故乡
- C. 理想的归宿
- D. 以上都是
-
诗中“草色无空地”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草地的丰盛
- B. 人生的无常
- C. 自然的荒凉
- D. 乡愁
答案:
- C
- D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美景,但更侧重于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孟浩然《春晓》:强调春天的晨光与生机,与《清明后登城眺望》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长卿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