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造微禅师》

时间: 2025-01-26 00:14:07

神迁不火葬,新塔露疏柽。

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

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造微禅师

神迁不火葬,新塔露疏柽。
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
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的微禅师的哀悼。诗中提到,神灵迁移后没有进行火葬,新建的塔在空旷的树木间显得孤独。世间的一切终将消逝,唯有师傅的生死仍然在我们心中。虚静的禅堂中有钓鱼的老者,奇怪的树木在山中哭泣。树林下的道路依然漫长,但我们无缘再继续这段旅程。

注释

  • 神迁:指灵魂或神明的迁移。
  • 火葬:一种葬礼方式,将尸体火化。
  • 新塔:新建的佛塔,通常用于安置高僧的遗骨或纪念。
  • 疏柽:稀疏的柽柳树,象征孤独和凋零。
  • 虚堂:空旷的禅堂,指没有人的地方。
  • 散钓叟:指在空旷地方钓鱼的老者,象征悠闲和超然。
  • 怪木:奇异的树木,可能象征着悲伤或不安。
  • 哭山精:山中的精灵因失去而哀哭,表现自然与人情的共鸣。
  • 无因更此行:没有理由再继续这段旅程,暗含对往事的怀念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以其诗歌作品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哭造微禅师》创作于微禅师去世之际,表现了作者对这位高僧的追悼与怀念。微禅师在当时是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其精神境界和教义吸引了众多信徒。林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师傅的敬重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微禅师的悼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逝去的哀愁。开头的“神迁不火葬”直接引入了主题,表现出对高僧灵魂的尊重和对传统葬礼的反思。新塔的孤立与疏柽树的描绘,象征着师傅的孤独与无法再回的现实。

接下来的“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则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强调唯有师傅的教诲和精神在我们心中长存。这种对比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人感受到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

诗中“虚堂散钓叟”描绘了一个空寂的禅堂,老者的钓鱼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人们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死。而“怪木哭山精”则将自然与人类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悲伤与对生命的叹息。

最后一句“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则表达了对往事的无奈与回忆,即便道路依然延续,但再无继续的理由。整体来看,诗歌用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死亡和师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神迁不火葬:神灵迁移,但没有进行火葬,暗示对高僧尊重。
  2. 新塔露疏柽:新塔在稀疏的树木中显得孤独,象征高僧的去世。
  3. 是物皆磨灭:所有事物终将消逝,强调生命的无常。
  4. 唯师出死生:唯有师傅的精神在我们心中长存,表现对师傅的怀念。
  5. 虚堂散钓叟:空旷的禅堂中有老者,象征超然的生活方式。
  6. 怪木哭山精:奇怪的树木在山中哭泣,表现出自然的悲伤。
  7. 林下路长在:林下的道路依然漫长,暗示时间的延续。
  8. 无因更此行:没有理由再继续这段旅程,传达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虚堂”与“散钓叟”相对比,表现孤独与超然。
  • 拟人:将“怪木”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神迁”与“火葬”,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的高僧微禅师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通过对生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师傅深切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迁:象征灵魂的逝去,暗示死亡的来临。
  • 火葬:传统的葬礼方式,体现对逝者的尊重。
  • 新塔:象征纪念与追思,承载着对高僧的敬仰。
  • 虚堂:空寂的禅堂,象征孤独与沉思。
  • 怪木:自然界的悲伤,体现人与自然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塔”象征什么? A. 生死
    B. 纪念与追思
    C. 孤独
    D. 自然

  2. “无因更此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期待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虚堂散钓叟”象征什么? A. 孤独与超然
    B. 生活的繁忙
    C. 死亡的到来
    D. 对师傅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孤独感,但李白的情感更为洒脱与豪放,而林宽则更显悲伤与怀念。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两位诗人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林宽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