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庭贻马九》
时间: 2025-01-24 18:46: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庭贻马九
作者: 储光羲(唐代)
伊昔好观国,自乡西入秦。
往复万馀里,相逢皆众人。
大君幸东岳,世哲扈时巡。
予亦从此去,闲居清洛滨。
稍稍寒木直,彩彩阳华新。
迭宕孔文举,风流石季伦。
妙年一相得,白首定相亲。
重此虚宾馆,欢言冬及春。
哲兄盛文史,出入驰高轨。
令德本同人,深心重知己。
绛衣朝圣主,纱帐延才子。
伯淮与季江,清濬各孤峙。
群芳趋泛爱,万物通情理。
而我信空虚,提携过杞梓。
夫君美声德,直道期终始。
孰谓忽离居,优游郑东里。
东里近王城,山连路亦平。
何言相去远,闲言独凄清。
万里鸿雁度,四邻砧杵鸣。
其如久离别,重以霜风惊。
白话文翻译
从前我喜欢游览国家,从家乡西入秦。
来回走过万余里,遇到的都是普通人。
大君向东岳游幸,世间贤哲陪伴其行。
我也因此离去,闲居在清洛河畔。
渐渐寒木变直,阳光下的花草焕然一新。
风流倜傥的孔文举,才华横溢的石季伦。
美好的年华一旦相遇,白头时定能亲近。
再次来到这幽静的客馆,欢声笑语伴随冬春。
哲兄精通文史,出入于高雅之地。
令德与我志同道合,深情厚谊重如知己。
绛衣侍奉圣主,纱帐中延请才子。
伯淮与季江,水清各自孤立。
群芳竞相追逐爱,万物皆通情理。
而我却感到空虚,携带过杞梓之木。
我的朋友声德卓越,追求真理期望长久。
谁说离居便远,优游于郑东之里。
东里靠近王城,山连路也平坦。
何必说相距遥远,闲言闲语显得凄清。
万里鸿雁飞过,四邻的砧杵声响。
如同久别重聚,霜风再一次惊醒。
注释
- 伊昔:从前,昔日。
- 观国:游览国家。
- 往复:来来往往。
- 幸:游玩。
- 扈:随行,陪伴。
- 清洛滨:指清澈的洛河河边。
- 寒木直:寒冷的季节,树木依然笔直。
- 彩彩阳华新:阳光下的花草色彩斑斓,焕发新意。
- 妙年:美好的年华。
- 宾馆:客馆,指暂时居住的地方。
- 四邻砧杵鸣:邻居家传来的砧板声和杵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词风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对人生、友谊与自然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秋庭贻马九》是一首含蓄而深刻的抒情诗,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与美好,隐喻了人生的旅程。开篇以“伊昔好观国”引入,表达了对游历的向往,随后描述了与朋友相聚的快乐与离别的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反复提及的“东里近王城”与“何言相去远”则表现了内心的矛盾,既渴望友人常伴,又难免孤独。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萧瑟,情感的细腻与深邃。
此外,诗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与比喻,增强了诗的艺术性。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谊、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伊昔好观国”:表达了诗人对游览国家的热情。
- “自乡西入秦”:表明了诗人的出发地与目的地。
- “往复万馀里,相逢皆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普通人相逢的情景。
- “大君幸东岳,世哲扈时巡”: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
- “予亦从此去,闲居清洛滨”: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生的起伏。
- 对仗:如“寒木直”、“阳华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人在描绘外部景象的同时,也内心感受到孤独与思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木:象征着冬天的萧瑟与孤独。
- 阳华:代表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鸿雁:常象征离别与思念。
- 砧杵声:传达了生活的平凡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东里”靠近哪个城市?
- A. 洛阳
- B. 王城
- C. 秦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寒木直,__阳华新”是什么?
-
判断题: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 B
- 彩彩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体现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但更加直接与简练。
- 《送友人》: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风格上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