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崔行军水亭泛舟望月宴集赋诗》

时间: 2025-01-11 21:43:16

明月借秋兴,流光在此池。

山公顾我厚,酩酊称未疲。

勿谓嘉会易,但忧离别随。

饱君醉中德,敢使松心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月借秋兴,流光在此池。
山公顾我厚,酩酊称未疲。
勿谓嘉会易,但忧离别随。
饱君醉中德,敢使松心移。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寄托着秋天的兴致,流淌的光辉映照着这片池水。
山公对我厚待,饮酒酩酊却还不觉得疲惫。
不要说这样的聚会容易,但我只担忧离别的随之而来。
在你欢饮的时刻,我怎么敢让松树的心情也动摇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美好和宁静。
  • 借秋兴:借助秋天的情绪,表现出秋天的萧瑟与惆怅。
  • 流光:流动的光辉,指的是月光。
  • 山公:山中隐士,特指李白,常被称为“山公”。
  • 顾我厚:对我厚待,表达感激之情。
  • 酩酊:形容酒喝得很醉。
  • 嘉会:美好的聚会。
  • 饱君:饱饮,形容喝得酣畅。
  • 松心:松树的心情,象征着宁静和安闲。

典故解析:
“山公”特指李白,诗中表达对他深厚情谊的感激之情。
“明月”在古代诗词中常作为孤独或者思乡情绪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个秋夜,诗人与友人相聚于水亭,赏月饮酒,抒发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明月、秋水、饮酒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夜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惆怅的氛围。诗人在月下泛舟,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感激与对即将离别的忧虑。开头的“明月借秋兴”便引入了秋天的情景,月亮的明亮与流光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接着,诗人提到“山公顾我厚”,表达了对友人李白的敬仰与感激,显示出深厚的友谊。

然而,随着“勿谓嘉会易”的转折,诗人把聚会的欢愉与离别的忧伤对比,深刻体会到人世间聚散无常。最后,诗人以“敢使松心移”结束,表达了即便在醉酒中也不愿让松树的心情因离别而动摇,体现了诗人对友谊与自然的珍视。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借秋兴: 月亮的光辉寄托着秋天的情感,暗示诗人因秋月产生的感慨。
  • 流光在此池: 月光投射在池水上,形成了美丽的景象,增添了诗的美感。
  • 山公顾我厚: 表达了李白对诗人的厚待,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 酩酊称未疲: 描述诗人饮酒至醉却依旧感到兴奋,反映出对聚会的享受。
  • 勿谓嘉会易: 提醒人们不要轻视这样的聚会,反映出诗人的忧虑。
  • 但忧离别随: 离别的愁苦随之而来,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饱君醉中德: 赞美友人在酒中所表现出的德行,表现了对友谊的珍重。
  • 敢使松心移: 表达了对友谊的坚守,不愿让离别的情绪影响自然的宁静。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与排比,如“明月借秋兴”与“流光在此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酩酊称未疲”通过反转表达出醉酒后的兴奋与疲惫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以“松心”作为意象,寓意深远,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离别与自然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在欢聚时的愉悦与对离别的忧虑,传达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 象征着宁静、思念,常常引发人的感慨。
  • 秋水: 代表着孤寂与惆怅,蕴含着离别的情绪。
  • 饮酒: 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 松树: 象征着坚韧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希望保持的内心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与离别
    B. 自然与人生
    C. 酒与月

  2. “明月借秋兴”中“秋兴”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山公”指的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下饮酒的情景,表达孤独与友情的主题。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致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独孤及的《扬州崔行军水亭泛舟望月宴集赋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二者均以月亮为背景,表达了对酒与友情的珍视,但独孤及更侧重于离别的忧虑,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孤独的豁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古诗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