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日再锁宿四绝》

时间: 2025-02-04 15:28:03

上水船须寸寸挨,摩挲空腹愧非才。

热瞒舍下痴儿女,道是先生视草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月二十日再锁宿四绝
上水船须寸寸挨,摩挲空腹愧非才。
热瞒舍下痴儿女,道是先生视草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对于生活与才华的感慨。诗中提到“上水船须寸寸挨”,意指在生活中要一步一步地前行,艰难而缓慢。接着“摩挲空腹愧非才”,表达了因没有才华而感到的羞愧和不安。最后两句提到“热瞒舍下痴儿女”,似乎是指那些对他抱有期望的人,诗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满足这种期望。

注释

  • 寸寸挨:一点一点地靠近,形容行进的缓慢。
  • 摩挲:用手轻轻抚摸,表示对空虚生活的感叹。
  • 热瞒:可能是“热盼”,表示热切的期待或希望。
  • 痴儿女:可能指那些对他抱有期待的年轻人或学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先生视草”可联想到古代师生之间的关系,强调教育与期待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诗人,字孟浩,号天池,因其诗文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风格清新而不乏沉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克庄在某个特定的二月二十日,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季末,正值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反思较为明显,也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和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才华的自我反思与愧疚之情。开头“上水船须寸寸挨”,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难与缓慢,似乎在暗喻诗人对于事业和生活的步履维艰。中间句子“摩挲空腹愧非才”更是道出了作者的心声,面对生活的重压与空虚,诗人感到无比的羞愧和无力。

后面两句“热瞒舍下痴儿女”,则暗示着社会对才华的期望与个人的无能为力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不满与对他人期望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折射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期待的深刻思考,蕴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水船须寸寸挨:描述了行船的艰难,暗喻生活的步履维艰。
  2. 摩挲空腹愧非才: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失落感与羞愧。
  3. 热瞒舍下痴儿女:反映了社会对诗人的期待与他个人的无能为力。
  4. 道是先生视草来:可能是指对教育的期待与责任感,暗示诗人自觉身为老师的职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上水船,形象地表达了艰辛。
  • 拟人:将“热瞒”赋予人性化的情感,使得诗句更具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才华不足的自责与对社会期待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体现了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船: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空腹:代表内心的空虚与对才华的渴求。
  • 儿女: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上水船须寸寸挨”意思是: A. 船行得很快 B. 生活的艰难与缓慢 C. 上水船的结构 D. 船在水中的运动

  2. 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感受是: A. 自信满满 B. 感到羞愧 C. 无所谓 D. 觉得很高

  3. 诗中提到的“热瞒舍下痴儿女”指的是: A. 诗人的家人 B. 社会上的年轻人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学生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思乡之情,与刘克庄的对生活的反思形成鲜明对比。李白的诗情更加豪放,而刘克庄则显得更加内省和沉重。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