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中书相公》
时间: 2025-01-10 19:16: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白话文翻译
五更时分,钟声和漏水声都停止了,千扇门都打开了。
紫宸殿下,残月映照,黄道的晨光也随之而来。
辨别颜色后,迅速朝着中禁而去,分班列队在上台。
祥瑞之烟刚刚缭绕,威风凛凛的凤凰正翱翔回旋。
斧头和文采归于全德,车轮适应众多的素材。
变化成风,草木也随之弯曲,志同道合如鼎和梅相调。
承接皇命,随顺三方,皇恩普惠到九天之上。
美好的言辞带着喜气,滋润心田。
东阁延请众多的士人,南山上赋诗有台。
阳春的美好,谁敢与之相比,空留下这首咏康的诗。
注释
- 五更:指夜晚的最后一个时段,天快亮时。
- 钟漏:古代计时工具,钟声与漏水声。
- 紫宸:紫宸殿,唐代皇帝的寝宫。
- 辨色:辨别颜色,指在早朝时的穿着。
- 祥烟:吉祥的烟雾,象征祝福。
- 威凤:凤凰,象征威严与祥瑞。
- 斧藻:斧头与文采的结合,指文人。
- 轮辕:车轮,象征政事。
- 渥命:承接皇帝的命令。
- 嘉言:美好的言辞。
- 阳春:春天,象征美好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34年-799年),字君长,唐代诗人,曾任中书舍人,后升任给事中。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作品多描写生活情景、自然风光以及政治时事。
创作背景
此诗为奉和李相公早朝时所作,表现了早朝的气氛与作者对朝政的关注与期盼。李相公可能指的是李林甫,时任宰相,诗中流露出对朝政的期待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早朝的庄严和神圣,诗人以五更钟漏的声音开启一天的工作,千门扃钥的开启象征着朝政的开始。接着,诗人以紫宸殿下的残月与晨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感觉。诗中对早朝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以及对朝廷的期望。祥烟的缭绕与威凤的回旋,象征着吉祥与权威的结合,暗示着统治者的德行与治国理政的能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政治生活的反映。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传达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诗的最后,提到东阁与南山,似乎在呼唤士人共赴国事,展现出一种团结进取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夜深时分,时间静止,早朝开始。
-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晨光照耀,月光依旧,象征着新旧交替。
-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官员着装整齐有序地进入中禁。
-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吉祥的烟雾缭绕,威风凛凛的凤凰飞舞,象征着吉祥和权威。
-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文人归于德行,政事如车轮般运转。
-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风吹草低,象征顺应自然,志同道合。
-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承接皇命,皇恩普惠。
-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美好的言辞带来喜悦,滋润心田。
-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东阁邀请士人,南山上诗赋成台。
-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阳春的美好无人能比,留此诗作纪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形成工整的对仗。
- 比喻:将早朝比作自然现象,增加诗的表现力。
- 拟人:如“化成风偃草”,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朝政的期盼与美好的祝愿,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的忠诚,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漏: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早朝的开始。
- 紫宸:象征皇权与统治。
- 祥烟:象征吉祥与美好愿景。
- 威凤:象征权力与尊贵。
- 阳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门扃钥开”是什么意思? A. 所有的门都锁上了
B. 所有的门都打开了
C. 门没有钥匙
D. 只有一扇门开了 -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中“祥烟”代表什么? A. 不吉利的事情
B. 吉祥的预兆
C. 烟雾缭绕
D. 诗人的忧虑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个人荣华
B. 朝政的美好与国家的未来
C. 自然的传统
D. 民间疾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了早晨的气氛,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动荡的感慨。
- 《登鹳雀楼》:侧重于自然景色的壮丽,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