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

时间: 2024-09-19 21:45:27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陇西行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征战的艰辛:每走十里就要换马,每走五里就要抽鞭子催马前进。边防都护的军报传来,匈奴正包围着酒泉。关山上正飘着飞雪,烽火台却没有一丝烟雾,似乎一切都显得极其孤寂。

注释:

  • 走马:骑马行走。
  • 扬鞭:抽打马鞭以促使马加速。
  • 都护:古代边防军官的称谓。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常与中原王朝对立。
  • 酒泉:古代关口,现今甘肃省酒泉市。
  • 烽火:烽火台,古代用以传递军事信息的设施。

典故解析:

  • 酒泉: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重镇,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常常是兵家必争之地。
  • 匈奴围酒泉:反映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暗示了边疆战争的紧迫与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闲云野鹤,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著称,常常描绘山水田园之美。王维不仅在诗歌上有极高的造诣,还是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陇西行》创作于王维的边塞时期,正值唐朝与匈奴关系紧张之时。诗中反映出士兵在边疆作战的艰辛,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陇西行》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的边塞诗,通过优美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辛苦。开头两句“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骑兵行军的场景,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马蹄声和士兵的紧张情绪。接下来的“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则迅速将情节推向高潮,暗示了紧迫的军事形势,展现出边疆将士面临的严峻考验。

最后两句“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则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悲凉的氛围,反映了战事的艰辛和士兵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于画面感,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维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里一走马:每行十里就要换马,表现了征程的艰辛。
  • 五里一扬鞭:每走五里就得催促马儿,显示了行军的急迫。
  • 都护军书至:都护的军报传来,暗示了外敌的威胁。
  • 匈奴围酒泉:匈奴的围攻,使得酒泉的安全受到威胁。
  • 关山正飞雪:描绘了寒冷的天气,增添了环境的艰苦。
  • 烽火断无烟:烽火台上没有烟雾,意味着战斗的孤立无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形成对称的结构。
  • 意象:使用飞雪、烽火等意象,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战斗的关注,展现了士兵在艰苦环境下为保家卫国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征战与行军的艰辛。
  • 飞雪:代表着寒冷的环境,增强了诗的孤寂感。
  • 烽火:象征着战争的信号与警报,暗示着战局的紧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匈奴围酒泉”说明了什么? a) 酒泉是安全的
    b) 酒泉面临外敌威胁
    c) 酒泉是和平的

  2.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描绘了什么场景? a) 休闲游玩
    b) 行军的艰辛
    c) 家庭聚会

答案

  1. b) 酒泉面临外敌威胁
  2. b) 行军的艰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边塞情景,但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 高适《燕歌行》:强调对离别之情和战场生活的描写,与《陇西行》在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王维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