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蛾眉矉处不胜秋,长带芙蓉小苑愁。肯为君王通一笑,羽书烽火误诸侯。
白话文翻译: 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秋意浓重难以承受,长长的衣带上绣着芙蓉,小苑中弥漫着忧愁。她愿意为君王展露一丝笑容,却不知这轻率的举动,通过羽书传递的烽火信号,误导了诸侯。
注释:
- 蛾眉:形容女子细长弯曲的眉毛,此处指女子。
- 矉:皱眉。
- 不胜秋:难以承受秋天的凄凉。
- 芙蓉:荷花,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 小苑:小花园,指宫廷中的花园。
- 羽书:古代用鸟羽装饰的紧急文书。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误诸侯:误导了各地的诸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约1296-1370),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尤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维桢《宫词十二首》中的第十二首,通过宫廷女子的视角,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政治斗争的微妙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宫廷女子的内心世界。首句“蛾眉矉处不胜秋”,以秋天的凄凉比喻女子的忧愁,形象生动。次句“长带芙蓉小苑愁”,进一步以芙蓉的美丽和苑中的忧愁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后两句“肯为君王通一笑,羽书烽火误诸侯”,则揭示了女子的一笑可能引发的严重政治后果,体现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杨维桢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蛾眉矉处不胜秋”:女子皱眉的情景,秋天的凄凉难以承受,表达了女子的内心忧愁。
- “长带芙蓉小苑愁”:女子的衣带上绣着芙蓉,小苑中弥漫着忧愁,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环境和情感。
- “肯为君王通一笑”:女子愿意为君王展露笑容,显示了她的忠诚和牺牲。
- “羽书烽火误诸侯”:通过羽书传递的烽火信号,误导了诸侯,暗示了女子的行为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蛾眉”比喻女子,用“芙蓉”比喻女子的美貌。
- 对仗:“蛾眉矉处不胜秋”与“长带芙蓉小苑愁”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宫廷女子的视角,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政治斗争的微妙影响,揭示了个人行为可能带来的深远后果。
意象分析:
- 蛾眉:象征女子的美丽和忧愁。
- 芙蓉:象征女子的美貌和宫廷的忧愁。
- 羽书烽火:象征紧急的政治信息和可能的误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蛾眉”指的是什么? A. 女子的眉毛 B. 女子的美貌 C. 女子的忧愁
- “长带芙蓉小苑愁”中的“芙蓉”象征什么? A. 女子的美貌 B. 宫廷的忧愁 C. 秋天的凄凉
- “羽书烽火误诸侯”暗示了什么? A. 女子的忠诚 B. 政治的复杂性 C. 秋天的凄凉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杨维桢的其他宫词系列作品,如《宫词十二首》中的其他篇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宫廷诗风格。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王昌龄的《闺怨》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女子的视角反映了宫廷或闺房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杨维桢诗集》、《中国古代宫词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