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月下小酌咏怀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2-04 16:24:38

官况凄其懒问津,秋光过却愈思亲。

浮云苍狗悲游子,白酒黄鸡愧野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况凄其懒问津,秋光过却愈思亲。
浮云苍狗悲游子,白酒黄鸡愧野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游子困境的感慨。诗人身处官场,却感到冷清和无聊,秋天的光景更让他愈发思念亲人。诗中提到的浮云苍狗象征着世事无常,令人感到悲伤,最后以白酒和黄鸡来反映他对乡野生活的愧疚与向往。

注释:

字词注释:

  • 官况:官场的状况,指身处的官职和环境。
  • 凄其懒问津:形容凄凉的环境使人懒得去询问、关注。
  • 秋光:秋天的光景。
  • 浮云苍狗: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 游子:指在外漂泊的人。
  • 白酒黄鸡:分别指酒和鸡肉,象征饮食。

典故解析:

  • 浮云苍狗:出自《庄子》,比喻事物变化无常,常用于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伯启,元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闻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正值秋天,诗人身处官场,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于游子身世的感慨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开头两句“官况凄其懒问津”,突出了诗人身处官场的孤寂与无奈,显然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和失望。接下来的“秋光过却愈思亲”,则将孤独的感受与季节变化结合,秋天的萧瑟让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浮云苍狗悲游子”一句,借用浮云与苍狗来表现人生的无常与游子的艰辛,诗人以此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关心。最后一句“白酒黄鸡愧野人”,则表达出一种对乡土生活的愧疚,白酒和黄鸡的提及不仅是饮食的象征,更是对淳朴生活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活,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官况凄其懒问津: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感到孤独与无聊。
  2. 秋光过却愈思亲:秋天的景色加深了对亲人的思念。
  3. 浮云苍狗悲游子:用浮云和苍狗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寄托对游子的同情。
  4. 白酒黄鸡愧野人:反映了对乡土饮食的向往与愧疚。

修辞手法:

  • 比喻:浮云苍狗象征世事无常。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是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游子生活的感慨,体现了人对亲情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象征着成熟与思索,暗示着人生的经历。
  • 浮云:象征变化与无常。
  • 白酒黄鸡:象征乡土的淳朴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热衷 B. 失望 C. 无所谓
    答案:B

  2. “浮云苍狗”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稳定的生活 B. 变化无常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B

  3. 诗中的“白酒黄鸡”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富裕生活 B. 乡土情怀 C. 官场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曹伯启的诗更加强调对亲人的思念,而李白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都展现出深厚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选》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