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秋夜》

时间: 2025-01-27 03:51:22

海蟾升。

砌蛩鸣。

别院俄闻裂帛声。

凭轩与细听。

竹风生。

桂香清。

问道小山来未曾。

还应寻旧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蟾升。砌蛩鸣。别院俄闻裂帛声。凭轩与细听。竹风生。桂香清。问道小山来未曾。还应寻旧盟。

白话文翻译:

海上明月升起,石阶上蟋蟀鸣叫。别院里忽然传来撕裂布帛的声音。我倚在窗前仔细倾听,竹林中的风轻轻吹拂,桂花的香气清新怡人。我问小山,你来过吗?还应该去寻找曾经的约定。

注释:

  • 海蟾:指海上升起的明月,蟾蜍的形象常用以比喻月亮。
  • 砌蛩鸣:砌石阶上蟋蟀的叫声,营造出秋夜的宁静。
  • 裂帛声:撕裂布帛的声音,暗示了某种情感的波动或分离。
  • 凭轩:倚靠窗台。
  • 竹风生:竹林中风吹动的声音。
  • 桂香清:桂花的香气清新。
  • 问道小山:询问小山的来临,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 旧盟:旧时的约定或情义。

典故解析:

“海蟾”常作为月亮的隐喻,源自古代对月亮的崇拜与诗意描绘。裂帛声则常出现在离别时的场景,暗示着感情上的裂痕与牵挂。诗中提到的桂花香,也与传统中秋的习俗相关,常用来寄托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斌,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其诗歌作品流传于世。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夜,时值离别之际,情感上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季节变换对人情绪的影响。

诗歌鉴赏:

《长相思 秋夜》是一首充满思念和情感的诗作。诗人在静谧的秋夜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心情。海上明月的升起,蟋蟀的鸣叫,别院的裂帛声,这些细节勾勒出了一幅清幽而略显哀伤的秋夜图景。诗人借助自然界的声音和气味,唤起了对旧时情感的追忆。特别是“问道小山来未曾”和“还应寻旧盟”这两句,更是表现出对过往情感的渴望与期待,尽管现实或许已然改变。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一丝希望,反映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深思熟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海蟾升”:描绘月亮升起的景象,象征着思念的开始。
    • “砌蛩鸣”:蟋蟀的鸣叫声,带来了秋的气息,增添了孤独感。
    • “别院俄闻裂帛声”:远处传来的裂帛声,暗示着情感上的别离。
    • “凭轩与细听”:倚窗而听,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
    • “竹风生,桂香清”:描写秋夜的宁静与清新,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问道小山来未曾”:追问小山的来临,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与渴望。
    • “还应寻旧盟”: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期盼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喻为海蟾,增添了诗的意境。
    • 拟人:描绘竹风生与桂香清,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表现了人在孤独中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 海蟾:象征明亮与思念,常与月亮相关联,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 砌蛩:蟋蟀的鸣叫代表秋天的到来,增添了诗的意境。
  • 裂帛声:暗示情感上的别离与裂痕,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 竹风与桂香:自然的声音与气味,营造出秋夜的和谐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海蟾升”指的是什么? A. 星星
    B. 月亮
    C. 太阳
    D. 风

  2. “裂帛声”暗示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伤心
    C. 无聊
    D. 兴奋

  3. 诗中的桂香代表了什么? A. 甜蜜
    B. 清新与思念
    C. 苦涩
    D. 迷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其情感更加豪放,涉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 《如梦令》: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曲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