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缕/蝶恋花》

时间: 2025-02-04 15:37:56

家在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

燕子又将春色去。

纱窗一阵黄昏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

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

望断云行无去处。

梦回明月生春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在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
燕子又将春色去。
纱窗一阵黄昏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
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
望断云行无去处。
梦回明月生春浦。

白话文翻译:

我家住在钱塘江边。
花开花落,任凭时光流逝。
燕子又将春光带走。
窗纱上飘落一阵黄昏细雨。
云朵半遮,犀梳斜插。
檀板清脆的歌声,唱尽了黄金缕。
遥望云行,已无去处。
梦中回到明月照耀的春浦。

注释:

  • 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是著名的江河,风景如画。
  • 年华度: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也代表着时光的流转。
  • 纱窗:象征着柔和的生活环境。
  • 犀梳:一种梳子,通常用犀牛角制成,此处可能暗指女子的妆扮。
  • 檀板:一种打击乐器,通常用于伴奏,象征着歌声的悦耳。
  • 黄金缕:指一种美丽的织物,寓意珍贵的情感或记忆。
  • 春浦:春天的水域,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槱,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著作众多,善于抒情,风格清新自然。诗作多描写山水景色及人事,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黄金缕》是司马槱的一首抒情词,写于他在钱塘江边的生活,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黄金缕》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开篇以“家在钱塘江上住”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亲切而又宁静的氛围。紧接着,诗人以“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又将春色去”则暗示着春天的短暂,增强了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纱窗一阵黄昏雨”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雨声轻柔,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思绪。在后面的“斜插犀梳云半吐”中,诗人运用典雅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女子的妆扮与春日的柔情,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最后两句“望断云行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则将诗歌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往昔的怀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在钱塘江上住:点明地点,营造出一种安静的生活环境。
  2. 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强调生命的无常,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淡然。
  3. 燕子又将春色去:表明春天的来去,增强了诗歌的时效感。
  4. 纱窗一阵黄昏雨: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5. 斜插犀梳云半吐:暗示女子的妆扮,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6. 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表达了音乐的美好与珍贵的情感。
  7. 望断云行无去处:诗人感到迷茫,无法找到方向。
  8. 梦回明月生春浦:通过梦境的意象,表达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四季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相联系。
  • 拟人:燕子、花等自然元素被赋予情感。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钱塘江:象征着宁静与自然之美。
  • :象征着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燕子:代表春天与希望。
  • 黄昏雨:传达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忧伤的情感。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家”位于哪里? A. 长江
    B. 黄河
    C. 钱塘江
    D. 淮河

  2. “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忧虑
    C. 淡然
    D. 兴奋

  3. 诗中的“燕子”象征了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同主题: 柳永的《雨霖铃》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不同风格: 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