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功德水》
时间: 2025-01-26 06:25: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功德水
王安石
雪山马口出琉璃,
闻说诸天与护持。
此水遥连八功德,
供人真净四威仪。
当时迦叶无尘染,
何事阌乡有土思。
道力起缘非一路,
但知瓢饮是生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来自雪山的琉璃水,传说中这水能够得到诸天的护持。这水遥远地连接着八种功德,供人们在真净的环境中保持四种威仪。迦叶当时并没有尘世的污染,为什么还有对故乡的思念呢?道理的力量起源于不同的途径,但只要知道饮水是生疑的。
注释:
- 雪山:高耸的雪山,象征着纯净和高贵。
- 马口:指水流出之处,形容水的清澈。
- 琉璃:喻指水的透明和清澈。
- 诸天:指天神、天界,表示神灵的庇护。
- 八功德:指佛教中八种德行,象征着纯净和善良。
- 迦叶:佛教中重要的人物,代表清净无染的修行者。
- 阌乡:阌乡意指故乡或世俗的地方,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政治改革而闻名,提倡“变法”,致力于国家富强和民生改善。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安石位于大理的游历中,正值其政治生涯的关键时期。他通过描绘雪山的琉璃水,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八功德水》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结合佛教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全诗通过“雪山”、“琉璃”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氛围,象征着纯净的内心世界。诗中提到的“八功德”不仅是对佛教哲理的诠释,更是王安石心中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的开头,雪山的琉璃水仿佛是一种神圣的洗净,能够连接天界与人间,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思考。接着,诗人提及迦叶,强调修行者的清净与对世俗的超脱,反映出他自己在政治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最后两句“道力起缘非一路,但知瓢饮是生疑”表达了道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饮水这个简单的行为反映出人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迷惘和疑虑,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体现了王安石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雪山马口出琉璃:描绘出雪山流出的清澈水,暗示其珍贵与纯净。
- 闻说诸天与护持:传说中这水得天神的庇护,增添了神秘感。
- 此水遥连八功德:水与八种功德相连,象征着精神的升华。
- 供人真净四威仪:水供人们在崇高的仪式中保持清净。
- 当时迦叶无尘染:提及迦叶,表示他无尘的修行状态。
- 何事阌乡有土思:疑问为何还会对故乡产生思念,反映人对世俗的牵挂。
- 道力起缘非一路:强调道理的多元与复杂。
- 但知瓢饮是生疑:饮水这一简单行为引发的思考,表达对真理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雪山与琉璃水比喻修行的纯净。
- 对仗:诗中上下联对仗工整,增添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雪山琉璃水的描绘,传达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世纷扰的思考,体现了王安石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雪山: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琉璃水:代表着纯净与灵性。
- 诸天:象征着神灵的庇护与超然境界。
- 迦叶:代表清净无染的修行者,反映理想人格。
- 阌乡:代表世俗与人情的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雪山马口出琉璃”中的“琉璃”象征什么?
- A. 清澈
- B. 黑暗
- C. 干燥
- D. 温暖
-
诗中提到的“八功德”与哪个宗教有关?
- A. 道教
- B. 基督教
- C. 佛教
- D. 伊斯兰教
-
诗中“当时迦叶无尘染”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财富的渴望
- B. 对世俗的超脱
- C. 对权力的追求
- D. 对名利的向往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八功德水》与李白《庐山谣》: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王安石更注重精神与佛教思想的结合,而李白则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