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
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
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白话文翻译
在西山脚下,离别的居所在桑树林边。
庭院里的鸭子因多雨而欢快,邻居的鸡在傍晚时分鸣叫。
乡野的人正在种植秋天的蔬菜,古老的田地也在重新开垦。
我决意远离世俗的纷扰,今天就这样自得其乐吧。
注释
- 依依:形容依恋不舍的样子。
- 别业:指离家而建的住宅或别墅。
- 桑林:种植桑树的林地,常与养蚕有关。
- 庭鸭:院子里的鸭子,象征生活的安逸。
- 邻鸡:邻居养的鸡,感知时间的流逝。
- 野人:指生活在农村、靠近自然的人。
- 古老:这里指历史悠久的田地。
- 且向世情远:意指远离世俗的纷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适(702年-765年),字达夫,号穷睇,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战斗、边疆和田园生活,体现了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描述宁静的乡村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逃避世俗的愿望。
诗歌鉴赏
《淇上别业》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疏远。诗的开头“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以优美的意象勾勒出一幅乡村的静谧画面,给人一种温暖而恬静的感觉。接着“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通过动物的活动反映出季节变化与生活的节奏,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田园气息。
在“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中,诗人描绘了乡村人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人们与土地的亲密关系,体现了朴素的农耕文化和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则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和对自然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脱、宁静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
- 西山下的别墅,环境优美,诗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依恋之情。
-
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 描述雨后庭院的生动场景,鸭子欢快,鸡叫声响,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
- 乡野的人在种植秋季的蔬菜,展现了农村的劳动场景,古老的田地又重新被开垦。
-
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 诗人表达了远离世俗纷扰的愿望,选择与自然为伴,享受宁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拟人:庭鸭和邻鸡的活动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宁静和依恋,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
- 桑林:与农耕文化相关,代表自然的丰饶。
- 庭鸭和邻鸡:象征乡村生活的日常,表现生活的简单与快乐。
- 秋菜:代表丰收与希望,体现劳动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别业”指的是: A. 书房
B. 别墅
C. 学校 -
“庭鸭喜多雨”中的“喜”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
诗人希望远离什么? A. 自然
B. 世俗纷扰
C. 动物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高适的《淇上别业》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高适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描写,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渲染与内心情感的表达。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