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池州翠微亭
作者: 岳飞 〔宋代〕
经年尘土满征衣,
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白话文翻译:
经过多年征战,衣服上满是尘土,特意去寻找美丽的花草,登上翠微山。美丽的山水看得还不够,马蹄催促着我在明月之下赶回家。
注释:
- 经年:许多年。
- 尘土:指战斗中沾染的尘土,代表艰苦的生活。
- 特特:特意、专门。
- 寻芳:寻找花草的美好。
- 翠微:指翠微亭所在的青山或山峰。
- 好水好山:美丽的自然景色。
- 马蹄:马的蹄声,象征着急于返回的心情。
- 月明:明亮的月光,营造出诗的意境。
典故解析:
“翠微亭”在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景点,很多文人墨客曾在此吟咏。这里的“好水好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赞美,典型的山水诗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他以忠诚和英勇著称,致力于抵抗金朝的侵略。他的诗歌多表达爱国情怀,情感真挚,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岳飞征战期间,反映了诗人身处战场的艰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归属感。诗中表现出在战争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心态。
诗歌鉴赏:
《池州翠微亭》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深藏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经年尘土满征衣”一语,点明了诗人长期在外征战的经历,饱含了他对故乡的无尽牵挂与疲惫感。接着“特特寻芳上翠微”,描绘了他在战斗之余,依然向往自然美的情怀,展现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后两句“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则反映了诗人在美丽的山水面前,尽管欣赏不够,但仍被现实的责任所催促,心中对归家的强烈愿望与对战斗生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整首诗在优美的山水意象中,融合了诗人的家国情怀,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深邃思考,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经年尘土满征衣:诗人通过“经年”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尘土则暗示了战争的艰辛。
- 特特寻芳上翠微:特意寻求美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好水好山看不足:即使看到美丽的山水,但内心依然无法满足,暗示了内心的空虚。
- 马蹄催趁月明归:马蹄声催促,暗示了归家的迫切,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好水好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尘土”比喻战争的艰辛。
- 意象:翠微亭的山水意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生活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土:象征战争的艰辛和历史的沉重。
- 翠微: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向往。
- 水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池州翠微亭》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经年尘土满征衣”中的“尘土”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战争的艰辛
- C) 生活的琐碎
-
诗中描绘的“翠微亭”象征着什么?
- A) 诗人的家乡
- B) 美好的自然
- C) 战争的场景
答案:
- B) 宋代
- B) 战争的艰辛
- B) 美好的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岳飞的《池州翠微亭》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岳飞的作品更注重家国情怀,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岳飞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