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心阁》

时间: 2025-04-25 22:23:42

苦遭好月唤登楼,脚力虽慵不自由。

上得金梯一回首,冰轮已过树梢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苦遭好月唤登楼,
脚力虽慵不自由。
上得金梯一回首,
冰轮已过树梢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美好的月光下被引诱去登楼,虽然身体有些疲惫,行动不太灵活,但当他终于登上金色的楼梯回头一看,发现明亮的月亮已经升高,越过了树梢。

注释:

  • 苦遭:苦于受到、遭遇。
  • 好月:美好的月光。
  • :呼唤、引诱。
  • 登楼:指上楼,享受月光的美景。
  • 脚力:脚的力量,义指行走的能力。
  • :懒惰,疲惫。
  • 不自由:行动不便。
  • 金梯:金色的楼梯,象征通往高处的路。
  • 回首:回头看。
  • 冰轮:指月亮,月光清冷如冰。
  • 树梢头:树的顶端,暗示月亮升得很高。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冰轮”一词常用于古诗中指代月亮,寓意清冷和明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规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描绘自然与生活。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追求个性和独立,擅长描写山水景物。

创作背景:

“登清心阁”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可能在某次游玩时,受到夜晚明月的启发,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身心疲惫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登清心阁》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状态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苦遭好月唤登楼”展现了诗人被美好的月光所吸引,尽管身体感到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享受着自然的美,另一方面又感受到身体的限制,折射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渺小。

接着“上得金梯一回首,冰轮已过树梢头”则通过回头一看的瞬间,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月亮的升起象征着时光的推移,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传递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索,表现了诗人对物我两忘、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苦遭好月唤登楼:诗人感受到月光的美好,内心虽有向往,但因为“苦遭”而显得无奈。
  2. 脚力虽慵不自由:表达了身体的疲惫,行动受到限制,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3. 上得金梯一回首:终于登上楼梯,象征着达成某种目标,内心的期待得以实现。
  4. 冰轮已过树梢头:回头看到月亮已高升,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冰轮”比喻月亮,赋予其清冷、明亮的特质。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思考。主题在于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强调了在美好事物面前,人们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好月:象征美好、希望。
  • 金梯:象征通往理想境界的途径。
  • 冰轮: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清冷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苦遭好月唤登楼”中“苦遭”的意思是:

    • A. 享受
    • B. 遭遇痛苦
    • C. 喜欢
  2. 诗中“冰轮”指的是:

    • A. 太阳
    • B. 星星
    • C. 月亮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 A. 自然的美
    • B. 生活的烦恼
    • C. 时间的流逝与人生感悟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万里的《登清心阁》更强调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抒发个人的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连接了作者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