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有感四首》

时间: 2025-01-27 03:54:51

一载为官忧,文书每压头。

枕铃常警夜,筑甬更惊秋。

倦岂因心至,閒常与病谋。

息肩仅旬耳,二竖欲何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有感四首
一载为官忧,文书每压头。
枕铃常警夜,筑甬更惊秋。
倦岂因心至,閒常与病谋。
息肩仅旬耳,二竖欲何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病中所感受到的忧虑和无奈。诗中提到自己在做官期间的种种烦恼,文书的繁忙让自己深感压力,连夜晚都难以安宁,总是被警铃声惊醒,秋天的寒意更让人感到不安。其实,这种疲倦并非因为内心的平静,而是常常与病痛为伴。即使肩膀稍微得以休息,自己心中却在思考着两个孩子究竟想要什么。

注释:

  • 一载:一年。
  • 压头:压在心头,形容烦恼的沉重。
  • 枕铃:床头的铃铛,常用来提醒或叫醒。
  • 筑甬:筑成的甬道,形容心中烦忧。
  • 倦岂因心至:疲惫并不是因为内心的安宁。
  • 閒常与病谋:闲暇时常常和病痛商量。
  • 息肩仅旬耳:稍稍休息肩膀,时间也不过十天。
  • 二竖:指两个孩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字子瑶,号山樵。其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生病期间,面对官场的压力与个人的病痛,诗人发出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家庭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病中面对官场压力与个人健康的双重困扰,表现出深沉的忧虑和无奈。诗的开头以“官忧”引入,直接点出作者因公务繁忙而感到的沉重负担。接着,诗中提到的“枕铃常警夜”以及“筑甬更惊秋”,则进一步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夜晚的孤寂与不安,秋天的到来更增添了作者的愁苦。

“倦岂因心至,閒常与病谋”一句则表现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虽有闲暇,但心中却总是与病痛作斗争,流露出一种对身体状况的不满与无奈。而最后两句“息肩仅旬耳,二竖欲何求”则展现了对家庭的关切,诗人在疲惫之余,思考着孩子们的需求,体现出作为父亲的责任感以及对家庭的深情。

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既有对个人处境的深切感受,又有对家庭的温暖关怀,展现出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载为官忧:表达了作者一年以来在做官过程中所遭遇的忧虑与烦恼。
  • 文书每压头:文书的繁多让作者感到压迫,无法喘息。
  • 枕铃常警夜:夜晚因为工作的原因而无法安眠,时常被铃声惊醒。
  • 筑甬更惊秋:秋天的寒冷更是让人心生惊惧。
  • 倦岂因心至:疲惫并不是因为内心的安宁,反而是病痛的折磨。
  • 閒常与病谋:即使有闲暇,也常常与病痛为伴。
  • 息肩仅旬耳:稍微休息肩膀,时间已经过去十天。
  • 二竖欲何求:对两个孩子的关心,反映出父亲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枕铃”与“筑甬”的描绘,形象化地表现出夜晚的孤独与惊惧。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病痛与家庭责任,展现了生活的无奈与对家庭的深切关怀,反映出作者在官场与家庭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官场:象征着压力与责任。
  • 铃声:代表着工作的繁忙与心灵的惶恐。
  • 秋天:象征着凋零与孤独,增加了诗的忧伤气氛。
  • 病痛:表现出内心的苦闷与对健康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枕铃”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安宁
    • B. 惊恐
    • C. 疲惫
    • D. 快乐
  2. “倦岂因心至”中的“倦”指代什么?

    • A. 疲惫
    • B. 安宁
    • C. 无聊
    • D. 愤怒
  3. “二竖”在诗中指代的是?

    • A. 两个朋友
    • B. 两个孩子
    • C. 两个官员
    • D. 两个病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身处困境时的感慨和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的同时也隐含着内心的宁静与忧伤。

诗词对比:

岳珂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在面对个人境遇时所产生的思考与感慨,但岳珂更侧重于官场压力与家庭责任,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由的追求与孤独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生平及其诗作的介绍。
  • 《古诗词鉴赏指南》:分析古诗词的技巧和艺术特点。
  • 《岳珂诗集》:收录了岳珂的众多作品及其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