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潘义荣母》
时间: 2025-01-21 23:08: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悼潘义荣母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去年两桨泛清深,正是随雏出凤林。
彩仗浑如天上去,寿光俄向斗边沈。
金花象轴恩虽在,云陇山原痛可任。
我亦堂前飞鹤起,强成哀挽倍伤心。
白话文翻译: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清澈的水面上划着两只桨,正是小雏鸟随母亲从凤林中出巢的时节。
彩色的仪仗仿佛升上了天空,寿光在斗柄旁渐渐沉落。
金花和象轴的恩情尚在,但山原的痛苦却是我无法承受的。
我也在堂前如飞鹤般起舞,强行作出哀悼,心中倍感伤痛。
注释:
- 两桨:指划船的桨,象征着行舟的过程。
- 清深:清澈而深邃的水,象征着宁静和深远的思念。
- 随雏出凤林:凤林是传说中的凤凰栖息之地,意指小鸟逐渐独立,暗含对母亲的怀念。
- 彩仗:华丽的仪仗,常用于古代的庆典和送葬。
- 寿光:指寿命的光辉,象征着生命的消逝。
- 金花象轴:金花和象轴可能指代母亲的恩德和美好的回忆。
- 云陇山原:山原的痛苦,表明对失去亲人的深切感受。
典故解析:
在古代文化中,凤象征着高贵和尊崇,而“随雏出凤林”则寄托了对母亲的怀念与敬仰。寿光的沉落则反映了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逝者的哀痛。金花象轴的恩情则暗示着亲情的珍贵与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郑刚中对已故朋友潘义荣母亲的悼念之时,表达了对亲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诗中蕴含着对母爱的深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悼潘义荣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寄托,展现了作者对于失去亲人的悲痛与追忆。首联用“去年两桨泛清深”引入,既描绘了轻盈的舟行,又暗示了往日的宁静与美好。紧接着,诗人用“彩仗浑如天上去”这一比喻,表现出对亲人逝去的无奈与惋惜。中间几句通过对“金花象轴”的回忆,展现了母亲的恩德,令人在痛苦中更加感受到亲情的深厚。末尾一句“强成哀挽倍伤心”则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即便是强作欢颜,内心的悲痛依旧无法掩饰。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怀念与哀伤,使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两桨泛清深:回忆去年的时光,划桨在清澈的水面上,暗示了平静与美好。
- 正是随雏出凤林:小鸟离巢,象征着成长与离别,反映了对母亲的思念。
- 彩仗浑如天上去:华丽的仪仗如同升上天空,表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寿光俄向斗边沈:生命的光辉逐渐消逝,表现了对逝去生命的感慨。
- 金花象轴恩虽在:对母亲恩德的回忆,体现了深厚的感情。
- 云陇山原痛可任:对失去的痛苦无可忍受,表现出深切的哀痛。
- 我亦堂前飞鹤起:以飞鹤起舞自喻,表达对逝者的追忆与悼念。
- 强成哀挽倍伤心:即便强作欢颜,内心的悲痛依然加倍,体现出人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彩仗比作天上的东西,强调其美丽与不真实。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清水、雏鸟、彩仗等意象交织,表现了自然与情感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对母爱的敬仰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表现了浓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水:象征着纯净与宁静,反映过去的美好时光。
- 雏鸟:象征着成长与离别,寄托了对母亲的思念。
- 彩仗:华丽的外表,反映了人世间的繁华与短暂。
- 金花和象轴:象征母亲的恩德,体现出亲情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去年两桨泛清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怀念
- C. 欢快
- “彩仗浑如天上去”中的“彩仗”指的是什么?
- A. 船
- B. 仪仗
- C. 画作
- 作者在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夸张
答案:
- B. 怀念
- B. 仪仗
- B. 比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郑刚中的《悼潘义荣母》更注重对亲情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多体现了豪放与人生哲理。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郑刚中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