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泽》
时间: 2025-01-27 03:52: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庆春泽
作者: 陈著 〔宋代〕
春困时光,风流昨梦,逢花便自醒醒。
回首宣和,宫莺掖燕相迎。
归来只恋春山好,到上林枉是亲曾。
又谁知,自有蟠松,相与论盟。
阑干可是妨飞去,怕惊尘涴却,翠羽红翎。
舞态亭亭,浑疑暗折韶声。
堪人眼处还看破,道凤来难与真争。
醉扶归,但见啼鹃,怨夕阳亭。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困倦让时间变得缓慢,昨日的美梦在风中飘逝,遇见花时便能醒过来。
回忆起过去的盛世,宫中的黄莺和燕子争相迎接我。
我回到这里只恋恋春山的美好,去上林苑却是徒劳无功。
又有谁知道,蟠曲的松树下,我们曾经立下的盟约。
栏杆是否妨碍了飞翔,怕是惊扰了尘土与水波,翠色的羽毛与红色的翎羽。
舞姿轻盈,仿佛在暗中折断了韶音。
在众人的目光中,我已看破一切,知道凤凰的到来难以与真实相争。
醉酒回去,只见到啼叫的杜鹃,怨恨着夕阳的亭子。
注释:
- 春困: 春天的困倦,指春季气候温暖且舒适,易使人懒散。
- 风流: 风情、风雅,往日的美好回忆。
- 宣和: 指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代表着繁华的时代。
- 蟠松: 蟠曲的松树,象征长久的友谊或盟约。
- 阑干: 栏杆,指楼台的扶手。
- 翠羽红翎: 指鸟类的羽毛,象征美丽的景象和生动的气氛。
- 韶声: 美妙的音乐,常用来形容乐器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春日,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庆春泽》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心的惆怅。开篇的“春困时光”就传达了春天特有的慵懒氛围,接着以“风流昨梦”引入了对往昔的追忆。诗中,宫莺与掖燕的迎接,似乎暗喻着美好时光的流逝,令人倍感惆怅。
在诗的中段,诗人表达了对春山的恋恋不舍,尽管上林苑与之亲近,但内心却难以真正满足。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人对美好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思索。接下来的“蟠松”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景物,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承诺与友谊,增添了诗的深度。
整首诗在对春天的欣赏中夹杂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他在醉意中归去,看到的只是啼叫的杜鹃,似乎也在隐喻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优美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困时光: 春天让人感到困倦,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变得缓慢。
- 风流昨梦: 昨日的美好回忆如同梦境一样轻盈而遥远。
- 逢花便自醒醒: 遇到花时,仿佛能够从梦中苏醒,感受到春的气息。
- 回首宣和: 回望过去的盛世,感受到美好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 “春困”比喻春天的慵懒,传达了特定的情感。
- 拟人: “宫莺掖燕相迎”赋予鸟类以人性,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回忆往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哲理。
意象分析:
- 春山: 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蟠松: 代表着友谊与长久的承诺,富有哲理。
- 翠羽红翎: 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生动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宣和”是指哪个历史时期?
- A. 宋代
- B. 明代
- C. 唐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蟠松”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友谊
- C. 财富
- D. 权力
-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A. 快乐
- B. 伤感
- C. 愤怒
- D. 无所谓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的《春晓》 by 孟浩然
- 唐代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比较陈著的《庆春泽》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多地聚焦于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而后者则是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现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