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和高子文春津道中》
时间: 2025-01-26 04:04: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和高子文春津道中
作者:蔡松年〔金朝〕
梁苑当时,春如水花明酒冽。寒食夜翠屏入照,海棠红雪。底事年来常马上,不堪齿发行衰缺。解见人幽独转寒江,樽前月。平生友,中年别。恨无际,那容发。萧闲便归去,此图清绝。花径酒垆身自在,都凭细解丁香结。尽世间臧否事如云,何须说。
白话文翻译
在那梁苑的时光,春天如水,花朵明媚,酒香四溢。寒食节的夜晚,翠绿的屏风映照着海棠花的红雪。为什么这些年来总是骑马在外,令人难堪的年纪渐渐衰老?我在寒江独自回首,酒杯前的明月依旧。平生的朋友,到了中年便各自离别,心中无限的遗憾,怎能容忍这头发的渐渐稀少?我只想悠闲地回去,这幅图景是如此的清绝。花径旁的酒垆,身心自在,都是仰赖细细品味的丁香结。世间的荣辱如云烟般飘散,何必再去多说?
注释
字词注释
- 梁苑:指梁国的园林,象征繁华的景象。
- 寒食夜:指寒食节的夜晚,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 海棠红雪:海棠花的红色花瓣与雪白的背景形成对比,寓意美丽与脆弱。
- 樽前月:酒杯前的月光,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丁香结:指丁香花结成的结,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立的节日,期间禁火,食冷食。
- 萧闲便归去: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放下心中的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松年,金朝著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融汇了唐诗的风雅与宋词的婉约,擅长抒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在金朝的动荡时期,蔡松年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谊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时代变迁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展现了蔡松年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用春天的美景引入,描绘出“春如水花明酒冽”的画面,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情感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无奈和对友谊的惋惜。通过“底事年来常马上”的反思,诗人意识到年华已逝,岁月不饶人。
“解见人幽独转寒江,樽前月”,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回首往昔的情景,月光洒在酒杯前,映照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随后,诗人又提到“平生友,中年别”,表现出对友人离散的无奈与哀伤,感情愈加沉重。
尽管诗中充满了对人生和友谊的感慨,但最后几句“尽世间臧否事如云,何须说”又流露出一种洒脱的态度,提醒人们对世事的看淡。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梁苑当时:指美好的时光,春天的景色分外迷人。
- 寒食夜翠屏入照,海棠红雪:寒食夜的宁静与美丽,海棠花开得如雪般绚烂。
- 底事年来常马上:诗人感慨于自己长年在外奔波,难以停留。
- 不堪齿发行衰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伤。
- 解见人幽独转寒江,樽前月:孤独的身影在寒江边,酒杯前的明月映照着他的思绪。
- 平生友,中年别:人生的朋友在中年时各自离去,留下遗憾。
- 恨无际,那容发:无尽的恨意,连头发的稀少也让人感到伤感。
- 萧闲便归去,此图清绝:渴望轻松归去,这样的景色让人心醉神迷。
- 花径酒垆身自在:在花径和酒垆之间,享受生活的安逸。
- 尽世间臧否事如云,何须说:对世事的看淡,不必再多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棠红雪”,用红色花瓣比喻美丽与脆弱。
- 拟人:诗中表现了人情的复杂与情感的细腻。
- 对仗:如“平生友,中年别”,呈现出对比的强烈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人生的无奈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最后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世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与希望。
- 海棠:象征美丽与脆弱。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酒:象征享乐与人生的无奈。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寒食夜”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寒食节
- D. 端午节
-
诗人对朋友的感慨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忘却
-
“尽世间臧否事如云,何须说”中的“云”意指什么?
- A. 轻盈
- B. 变幻
- C. 无常
- D. 深沉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借春天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 《江雪》柳宗元:描绘孤独的意境,与本诗有相似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李白的诗歌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而蔡松年的诗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友谊的思考,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