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时间: 2025-04-27 05:46:27

君把一尺诏,南游济沧浪。

受恩忘险艰,不道歧路长。

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

三秦千仓空,战卒如饿狼。

委输资外府,诹谋寄贤良。

有才当陈力,安得遂翱翔。

岂不慎井赋,赋均人亦康。

遥知轩车到,万室安耕桑。

火伏金气腾,昊天欲苍茫。

寒蝉惨巴邓,秋色愁沅湘。

昨日携手西,于今芸再黄。

欢娱讵几许,复向天一方。

蹢躅话世故,惆怅举离觞。

共求数刻欢,戏谑君此堂。

今日把手笑,少时各他乡。

身名同风波,聚散未易量。

曷月还朝天,及时开智囊。

前期傥犹阔,加饭勉自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独孤及 〔唐代〕
君把一尺诏,南游济沧浪。
受恩忘险艰,不道歧路长。
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
三秦千仓空,战卒如饿狼。
委输资外府,诹谋寄贤良。
有才当陈力,安得遂翱翔。
岂不慎井赋,赋均人亦康。
遥知轩车到,万室安耕桑。
火伏金气腾,昊天欲苍茫。
寒蝉惨巴邓,秋色愁沅湘。
昨日携手西,于今芸再黄。
欢娱讵几许,复向天一方。
蹢躅话世故,惆怅举离觞。
共求数刻欢,戏谑君此堂。
今日把手笑,少时各他乡。
身名同风波,聚散未易量。
曷月还朝天,及时开智囊。
前期傥犹阔,加饭勉自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送别相里郎中前往江西的诗篇。诗人以一尺的诏书,向南方游历的相里郎中致以祝福。虽然受到恩惠,却忘记了旅途的艰险与漫长。边塞的戎狄正愈加困扰,休牛的时间也显得极为紧迫。三秦的粮仓已经空虚,战士们如同饿狼般凶猛。诗人感叹,必须将资源委派给外府,寄希望于贤良之士的谋略。有才干的人应当展现出自己的力量,又怎能渴望在高空翱翔呢?难道不应当谨慎地对待赋税吗?赋税的均匀分配,才能使百姓安康。远远地可以知道车马已到,万家安居乐业,安心耕作。金气在火中腾跃,苍茫的天际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大雨。秋蝉在巴邓吟唱,秋色愁绵绵的覆盖着沅湘。昨日我们携手共行,今日却已各自西去,时光变幻不再。欢娱又能有多少,复向天边的那一方。我们在世事中徘徊,惆怅地举起离别的酒杯。希望能共求片刻欢娱,戏谑着你我在此堂中。今天把手相握欢笑,少时各自他乡。身名同在风波中,聚散的缘分难以估量。何时才能再见朝天,及时开启智慧的宝库。前期的计划或许依然宽广,愿你加倍努力自强。

注释

  • 一尺诏:指的是短小的诏书,象征着朝廷的命令或恩赐。
  • 南游济沧浪:南方游历,指通过沧浪江水,象征旅途的遥远与不易。
  • 戎狄:指的是边疆的敌人,暗示时局动荡。
  • 三秦千仓空:指的是陕西地区粮仓的空虚,暗示战乱导致的民生困苦。
  • 火伏金气腾:形容即将来临的气象,暗示变化中的自然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风格多以豪放、清丽见长。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战乱频繁,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寄情于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及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人在开头以“君把一尺诏”引入,既是对友人的祝福,又表明了其身处的官场环境。诗中多次提到的战乱与民生困境,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尽管世事无常,聚散难量,但依然希望友人能自强不息,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君把一尺诏,南游济沧浪。
      表达了对友人南行的祝福与牵挂。
    2. 受恩忘险艰,不道歧路长。
      指出生活中应该铭记恩惠,而非仅关注艰难的旅途。
    3. 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
      反映了边疆的动荡与农耕的迫切。
    4. 三秦千仓空,战卒如饿狼。
      生动地描绘了战乱造成的民生危机。
    5. 委输资外府,诹谋寄贤良。
      表达了对贤良之士的期待与寄托。
    6. 有才当陈力,安得遂翱翔。
      指出有才之人应当施展才华,然而现实往往不如意。
    7. 岂不慎井赋,赋均人亦康。
      强调赋税公平,才能带来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8. 遥知轩车到,万室安耕桑。
      较为乐观的展望,寄希望于未来的安宁。
    9. 火伏金气腾,昊天欲苍茫。
      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着即将变化的局势。
    10. 寒蝉惨巴邓,秋色愁沅湘。
      借景抒情,表达对离别与秋天的惆怅。
    11. 昨日携手西,于今芸再黄。
      回忆往昔的欢聚,感慨时光流逝。
    12. 欢娱讵几许,复向天一方。
      反思欢娱的短暂,向未来展望。
    13. 蹢躅话世故,惆怅举离觞。
      通过饮酒来解愁,表达对世事的无奈。
    14. 共求数刻欢,戏谑君此堂。
      渴望在短暂的相聚中获取快乐。
    15. 今日把手笑,少时各他乡。
      形象地描绘了友人间的手握与笑语。
    16. 身名同风波,聚散未易量。
      诗人意识到人生的无常与不易。
    17. 曷月还朝天,及时开智囊。
      期待重聚的时刻,鼓励友人保持智慧与勇气。
    18. 前期傥犹阔,加饭勉自强。
      鼓励对未来的希冀与勇气,提到自强的重要。
  •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及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寒蝉惨巴邓”中的“惨”字,赋予了秋蝉以人的情感;“三秦千仓空”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粮食的匮乏。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离别与期盼,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在离别之际,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及对身处困境的人的鼓励。

意象分析

  • 秋色:象征着离别与伤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轩车:代表着安宁与归来之期的期待,暗示着对未来的希望。
  • 寒蝉:不仅是对季节的描写,也寄托了对离别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戎狄”指代什么?
    A. 边疆的敌人
    B. 农民
    C. 文人

  2. 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友人的成功
    C. 社会的安定

  3. “万室安耕桑”中“安耕桑”意指什么?
    A. 安静耕作
    B. 安全的生活
    C. 繁荣的经济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壮阔的情感,而独孤及则通过离别的场景反映人情的复杂与无常。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对未来的期望,但独孤及的诗更为细腻,情感更加丰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独孤及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君把一尺诏,南游济沧浪。下一句是什么

受恩忘险艰,不道歧路长。上一句是什么

受恩忘险艰,不道歧路长。下一句是什么

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上一句是什么

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下一句是什么

三秦千仓空,战卒如饿狼。上一句是什么

三秦千仓空,战卒如饿狼。下一句是什么

委输资外府,诹谋寄贤良。上一句是什么

委输资外府,诹谋寄贤良。下一句是什么

有才当陈力,安得遂翱翔。上一句是什么

有才当陈力,安得遂翱翔。下一句是什么

岂不慎井赋,赋均人亦康。上一句是什么

岂不慎井赋,赋均人亦康。下一句是什么

遥知轩车到,万室安耕桑。上一句是什么

遥知轩车到,万室安耕桑。下一句是什么

火伏金气腾,昊天欲苍茫。上一句是什么

火伏金气腾,昊天欲苍茫。下一句是什么

寒蝉惨巴邓,秋色愁沅湘。上一句是什么

君把一尺诏,下一句是什么

南游济沧浪。上一句是什么

南游济沧浪。下一句是什么

受恩忘险艰,上一句是什么

受恩忘险艰,下一句是什么

不道歧路长。上一句是什么

不道歧路长。下一句是什么

戎狄方构患,上一句是什么

戎狄方构患,下一句是什么

休牛殊未遑。上一句是什么

休牛殊未遑。下一句是什么

三秦千仓空,上一句是什么

三秦千仓空,下一句是什么

战卒如饿狼。上一句是什么

战卒如饿狼。下一句是什么

委输资外府,上一句是什么

委输资外府,下一句是什么

诹谋寄贤良。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