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中书王舍人》

时间: 2025-01-27 05:13:28

腰金载笔谒承明,至道安禅得此生,西掖几年纶綍贵,

东山遥夜薜萝情。

风传刻漏星河曙,月上梧桐雨露清。

圣主好文谁为荐,闭门空赋子虚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寄中书王舍人
作者: 皇甫曾 〔唐代〕

腰金载笔谒承明,
至道安禅得此生。
西掖几年纶綍贵,
东山遥夜薜萝情。
风传刻漏星河曙,
月上梧桐雨露清。
圣主好文谁为荐,
闭门空赋子虚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舍人的寄托与敬意。开头提到用金笔向承明(即中书省)进谏,说明作者有着高尚的理想和追求。接着提到在道教的安禅中获得了人生的真谛。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西掖(即宫廷)和东山(指隐士生活)的对比,显示了他在繁华和宁静生活之间的矛盾与思考。随后描绘清晨的星河和夜晚的梧桐,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圣主的文采和推荐的思考,感叹自己闭门无所作为的无奈。

注释:

  • 腰金:指用金制的笔,象征高贵身份。
  • 承明:指中书省,古代的一个重要官署。
  • 至道:指道教的真理或境界。
  • 安禅:指修行、静坐。
  • 西掖:指王宫的西侧。
  • 纶綍:指文采,优秀的文章。
  • 东山:指隐士居住的山,象征隐逸生活。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幽静、清雅的环境。
  • 刻漏:指古代的计时器。
  • 子虚:指虚幻的事物,来源于《子虚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曾,字季良,号仲华,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皇甫曾在唐代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常以诗抒发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仕途困顿之时。作者通过这首诗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反映出文学与政治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内容上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前四句描绘了作者对仕途和隐逸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与选择。尤其在“西掖几年纶綍贵,东山遥夜薜萝情”中,西掖的繁华与东山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作者对权力与自由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后四句则以自然景物映衬人情,诗句中描绘的“风传刻漏星河曙”和“月上梧桐雨露清”不仅展示了优美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哲理性。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社会的无奈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文才和荐才之人缺乏的遗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腰金载笔谒承明:以金笔向权贵进谏,表示作者的理想与追求。
  2. 至道安禅得此生:通过道教安禅的修行,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3. 西掖几年纶綍贵:在王宫中待了多年,享受权贵之荣。
  4. 东山遥夜薜萝情:向往东山的宁静生活,表达对隐逸的渴望。
  5. 风传刻漏星河曙: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月上梧桐雨露清:描绘夜晚的宁静,带有些许孤独。
  7. 圣主好文谁为荐:反映对圣主的文采欣赏,但又感到无从推荐。
  8. 闭门空赋子虚成:自我封闭,感慨无所作为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西掖”“东山”,形成对比。
  • 比喻:如“月上梧桐”,用自然景象比喻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文采的追求与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笔:象征高贵与理想。
  • 西掖:权力与繁华。
  • 东山:隐逸与自由。
  • 星河:时间与宇宙的流动。
  • 梧桐:象征宁静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承明”指的是哪个官署? A. 中书省
    B. 太常寺
    C. 国子监
    D. 尚书省

  2. 诗中“闭门空赋子虚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愉悦
    B. 无奈
    C. 自豪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静谧的自然意境,而皇甫曾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挣扎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