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1-11 22:57:26意思解释
水调歌头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原文展示:
高情邈云汉,长揖谢君侯。
脱遗轩冕,簸弄泉石下清幽。
心契匡庐猿鹤,泪染固陵松柏,一衲且蒙头。
风月感平发,魂梦绕神州。
漾一叶,横孤管,去来休。
琵琶亭畔,正是枫叶荻花秋。
占检诗囊酒碗,抬贴舞裀歌扇,收尽两眉愁。
回望碧云合,相伴赤松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向君侯长揖致敬。他抛弃了官场的功名利禄,陶醉于泉水和岩石之间的幽静生活。心中与匡庐的猿鹤相契合,泪水染湿了固陵的松柏,披一襟单衣,心中有所寄托。风月之情引起了我的思绪,魂梦萦绕在神州大地。我摇曳着一叶扁舟,伴着孤独的管乐,来去自如。琵琶亭旁正是枫叶与芦花飘扬的秋天。翻开诗囊,举起酒碗,舞动着裀衣和歌扇,尽收眉间的愁苦。回首望去,碧蓝的云朵相聚,仿佛与赤松同游。
注释:
- 高情邈云汉:高远的情怀如同遥远的银河。
- 长揖谢君侯:长久地向君侯致以敬意。
- 脱遗轩冕:放弃了官帽和权利。
- 匡庐:指的是庐山,象征高洁的理想。
- 泪染固陵:泪水浸染了固陵的松柏,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
- 琵琶亭畔:琵琶亭旁,秋天的景色。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石孝友,宋代诗人,以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秋天的闲暇时刻,诗人抛开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开篇的“高情邈云汉”便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令人仿佛置身于深邃的天空之中。诗人在抛弃了官场的权力后,选择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表现出一种对于世俗的淡泊与超然。尤其是“泪染固陵松柏”的描写,深刻地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描绘中,琵琶亭、枫叶、荻花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令人心旷神怡。最后,诗人通过举杯邀约和舞扇歌唱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忧愁的释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情邈云汉”:情怀高远,犹如银河。
- “长揖谢君侯”:向友人表示敬意。
- “脱遗轩冕”:放弃世俗的荣耀。
- “心契匡庐猿鹤”:内心与自然神灵相契合。
- “泪染固陵松柏”:对故乡的思念深厚。
- “风月感平发”:自然之美引发思绪。
- “琵琶亭畔”:描绘秋天美景。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和排比等修辞,使得意境更加深远且有层次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云汉: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泉石: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纯净。
- 猿鹤:象征着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契合。
- 泪染松柏: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 琵琶亭、枫叶、荻花:描绘秋天的景色,富有生动的自然美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匡庐”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泰山
- B. 庐山
- C. 恩施
-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淡泊
- C. 失望
- “泪染固陵松柏”写出了什么情感?
- A. 忘却
- B. 思念
- C. 喜悦
- 诗中提到的“匡庐”指的是哪个地方?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比较石孝友与李白的作品,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歌颂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石孝友的作品更显细腻,李白则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