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时间: 2025-01-10 22:59: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仙风透骨。向夏叶丛中,春花重出。骏发天香,不是世间尤物。占些空阔闲田地,共霜轮伴他秋实。浅非冷蕊,深非幽艳,中无倚握。任点取龙涎笃耨。儿女子看承,万屈千屈。做数珠见,刻画毋盐唐突。不知几树栾团着,但口吻非鸣云室。是耶非也,书生见识,圣贤心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如同仙风透骨。在夏日的绿叶丛中,仿佛春天的花朵再次绽放。它散发着天然而非人间的香气,不是凡俗之物。它占据了一片空旷的田地,与霜轮一同见证秋天的果实。它既不浅薄也不深邃,不依赖任何外物。任由人们点取龙涎香和笃耨香。在儿女眼中,它经历了无数的屈服。它如同数珠一般,刻画着无需盐的唐突。不知有多少树团聚在一起,但它的口吻并非在云室中鸣响。这是否是真的呢?书生的见识,圣贤的心术。
注释
- 仙风透骨:形容气质超凡脱俗。
- 骏发天香:形容香气自然而非人为。
- 尤物:指特别美丽或珍贵的物品。
- 霜轮:指月亮。
- 龙涎笃耨:两种珍贵的香料。
- 数珠:佛教徒念经时用来计数的珠子。
- 毋盐唐突:无需盐的唐突,意指自然而不造作。
- 栾团:指树丛。
- 云室: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诗文以豪放著称,主张文学应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陈亮追求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仙境的心境下创作的。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仙风透骨为开篇,立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通过对夏叶、春花、天香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诗中的“占些空阔闲田地,共霜轮伴他秋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最后,诗人通过“是耶非也,书生见识,圣贤心术”一句,表达了对世俗认知的怀疑和对圣贤心术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风透骨:开篇即点明主题,形容诗人的气质超凡脱俗。
- 向夏叶丛中,春花重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
- 骏发天香,不是世间尤物:强调自然之美,非人为所能及。
- 占些空阔闲田地,共霜轮伴他秋实: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 浅非冷蕊,深非幽艳,中无倚握:形容自然之美既不浅薄也不深邃,不依赖任何外物。
- 任点取龙涎笃耨:任由人们点取珍贵香料,表达对自然的慷慨。
- 儿女子看承,万屈千屈:在儿女眼中,它经历了无数的屈服,表达了对世俗的批判。
- 做数珠见,刻画毋盐唐突:如同数珠一般,刻画着无需盐的唐突,表达自然而不造作。
- 不知几树栾团着,但口吻非鸣云室:不知有多少树团聚在一起,但它的口吻并非在云室中鸣响,表达对世俗认知的怀疑。
- 是耶非也,书生见识,圣贤心术:表达对世俗认知的怀疑和对圣贤心术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风透骨”比喻超凡脱俗的气质。
- 拟人:如“共霜轮伴他秋实”将自然景物拟人化。
- 对仗:如“浅非冷蕊,深非幽艳”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风透骨:超凡脱俗的气质。
- 夏叶丛中,春花重出:自然美的向往。
- 天香:自然之美,非人为所能及。
- 空阔闲田地:简朴生活的向往。
- 霜轮:自然规律的尊重。
- 龙涎笃耨:珍贵香料,自然的慷慨。
- 数珠:自然而不造作。
- 栾团:树丛,自然的团聚。
- 云室:仙人居所,对世俗认知的怀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仙风透骨”形容的是: A. 超凡脱俗的气质 B. 自然美的向往 C. 简朴生活的向往 D. 对世俗的批判
-
“占些空阔闲田地,共霜轮伴他秋实”表达的是: A. 对自然美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批判 D. 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
诗中“是耶非也,书生见识,圣贤心术”表达的是: A. 对自然美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批判 D. 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陈亮《桂枝香》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但陈亮的诗更加强调对世俗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亮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