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时间: 2025-04-27 13:11:40

朱朱白白不禁吹,老未忘情作许悲!

瑞锦已残犹有梦,明霞初散可无诗?

人应偷样传图本,天亦收香付蜜脾。

荣悴相寻君看取,晓来青子已团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花
作者:陆游 〔宋代〕

朱朱白白不禁吹,老未忘情作许悲!
瑞锦已残犹有梦,明霞初散可无诗?
人应偷样传图本,天亦收香付蜜脾。
荣悴相寻君看取,晓来青子已团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落花的情景,落花在风中轻轻飘散,虽已年老却依然忘不了往日的悲伤。即使美丽的花朵已经凋零,但心中仍然怀有梦境。晨曦刚刚散去,是否还有诗句可以吟唱呢?人们应该悄悄地传递着花朵的美丽,天也将花香收集到蜜蜂的蜂巢里。荣华与衰败总是相互寻觅,你要仔细观察,清晨的青果已经在枝头聚集。

注释

  • 朱朱白白:指花瓣的颜色,形容花色鲜艳。
  • 不禁吹:无法抵挡风的吹拂。
  • 老未忘情:年老却依然对往事怀有情感。
  • 瑞锦:指美丽的花卉。
  • 明霞初散:晨曦刚刚散去的情景。
  • 偷样传图本:指人们悄悄地传递美丽的图画。
  • 天亦收香:自然界也在收集花香。
  • 荣悴相寻:花的繁盛与凋零互相寻找、交替。
  • 青子:指果实。

典故解析

  • 瑞锦:象征美好的事物,常用来形容盛开的花朵。
  • 明霞:常用来描绘美丽的早晨,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蜜脾:比喻自然的馈赠,暗示花的香气为生命带来的甜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诗文创作,对历史和政治有深刻见解,尤以爱国主义诗篇著称。陆游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情怀,也有细腻婉约的描写。

创作背景

《落花》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日衰之时,诗人常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的流逝。诗中通过描绘落花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落花》是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以花作为意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易逝。开头两句用“朱朱白白”描绘了绚烂的花色,随着“老未忘情作许悲”的转折,诗人表达了即使年华已逝,心中仍对往日情感的眷恋。接下来的句子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尽管美丽的花已凋零,但“犹有梦”的情感依然鲜活,展现诗人对理想与美好的渴望。

“人应偷样传图本,天亦收香付蜜脾”实际上是在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和传承美好事物,而自然也在默默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馈赠。最后一句“晓来青子已团枝”则带给读者一丝希望,尽管花朵已落,但新的生命正在成长,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朱朱白白不禁吹:色彩斑斓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令人心生怜惜。
  2. 老未忘情作许悲:尽管年老,依然对往事感到伤感,表现出对逝去美好的怀念。
  3. 瑞锦已残犹有梦:即使美丽的花朵已经凋零,心中仍旧怀有美好的梦境。
  4. 明霞初散可无诗:晨曦初现,似乎没有什么诗句可以表达此时的感受。
  5. 人应偷样传图本:人们应该悄悄地传递花的美丽,保持对美的追求。
  6. 天亦收香付蜜脾:自然也在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甜蜜的馈赠,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7. 荣悴相寻君看取:荣华与衰败总是相互交替,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
  8. 晓来青子已团枝:清晨的青果已经在枝头聚集,象征着生命的新生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与人类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自然界被赋予人性,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强调了美好与逝去的辩证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花:象征美好的事物易逝,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明霞:象征希望与新生,暗示未来的可能性。
  • 青子:象征新的生命与希望的开始,传达出生命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朱朱白白”指的是: A. 小鸟
    B. 花瓣
    C. 夕阳
    D. 树叶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人应偷样传图本”,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

  3. 判断题:诗中传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对/错)

答案

  1. B
  2. 人们应该悄悄地传递花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陆游《落花》 vs 李清照《如梦令》
    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陆游的诗更侧重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的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概论》
  • 《诗经与古代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