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东道友》
时间: 2025-01-11 06:03: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江东道友 章碣 〔唐代〕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
白话文翻译:
在野亭唱完歌后指向西秦,避开世俗争名夺利各有新意。 碧带黄麻呈现出缥缈之态,短竿长线玩弄着因循守旧。 夜潮卷起三江的月光,清晨骑马齐驱在九陌的尘土中。 可惜人间的好声势,片帆和羸马却不能相亲。
注释:
- 野亭:指郊外的亭子。
- 西秦:指古代秦国,这里泛指西方。
- 避俗争名:避开世俗的纷争,追求名声。
- 碧带黄麻:形容景物的色彩,碧带指绿色的带子,黄麻指黄色的麻绳。
- 缥缈:形容景物模糊不清,若有若无。
- 短竿长线:比喻做事的方法或策略。
- 因循:沿袭旧的习惯或方法。
- 三江月:指三江(长江、黄河、淮河)上的月光。
- 九陌尘:指京城繁华街道上的尘土。
- 片帆羸马:指孤独的船和瘦弱的马,比喻孤独无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碣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这首诗是章碣寄给江东道友的作品,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章碣在远离江东的地方,思念旧友,同时对世俗的争名夺利感到厌倦,因此写下这首诗寄给江东的道友,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野亭、碧带黄麻、夜潮三江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氛围。诗中“避俗争名兴各新”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而“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无助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脱,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亭歌罢指西秦”:诗人在野亭唱完歌后,指向西方,可能暗示着对远方的向往或对友人的思念。
- “避俗争名兴各新”:诗人避开世俗的争名夺利,追求新的兴致,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碧带黄麻呈缥缈”:通过色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模糊不清、若有若无的景致,增强了诗的意境。
- “短竿长线弄因循”:比喻诗人沿袭旧的习惯或方法,可能暗示着对传统的坚持或对新事物的排斥。
- “夜潮分卷三江月”:描绘夜晚的潮水卷起三江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晓骑齐驱九陌尘”:清晨骑马在繁华的街道上奔驰,描绘出一种忙碌而喧嚣的场景。
- “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诗人感叹人间的繁华与自己的孤独无助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带黄麻”比喻景物的色彩,“短竿长线”比喻做事的方法或策略。
- 拟人:如“夜潮分卷三江月”中的“分卷”赋予夜潮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中的“野亭”与“避俗”,“歌罢”与“争名”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超脱世俗,珍视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野亭:象征着远离世俗的宁静之地。
- 碧带黄麻:象征着自然的色彩和景致。
- 夜潮三江月:象征着宁静和神秘的自然之美。
- 片帆羸马:象征着孤独无助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野亭歌罢指西秦”中的“西秦”指的是什么? A. 西方 B. 秦国 C. 西方的亭子 D. 西方的国家 答案:B
-
诗中“避俗争名兴各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超脱世俗 C. 追求新奇 D. 追求传统 答案:B
-
诗中“碧带黄麻呈缥缈”中的“缥缈”是什么意思? A. 清晰可见 B. 模糊不清 C. 色彩鲜艳 D. 景物高大 答案:B
-
诗中“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向往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孤独的无奈 D. 对繁华的羡慕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章碣的《寄江东道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向往,但章碣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章碣的全部诗作,是研究章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章碣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