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庙》

时间: 2025-01-26 04:10:45

平地孤城寇若林,两公犹解障妖祲。

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地孤城寇若林,两公犹解障妖祲。
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白话文翻译:

在平坦的土地上,孤零零的城池如同林中的敌人,两位公爵依然能够抵挡妖邪的侵扰。
大梁的地方被洪河围绕,地势险要,谁又让这神州大地沉没于水中呢?

注释:

  • 平地孤城:指的是在平坦土地上的孤立城池,象征着防御的脆弱。
  • 寇若林:形容敌人如同森林般茂密,暗指敌人众多且难以抵挡。
  • 两公:指的是两位有权势的官员,表现出他们的能力与责任。
  • 妖祲:妖邪与灾祸,指的是外来的侵扰与威胁。
  • 大梁:指的是古代的一处重要地区,地势险要。
  • 襟带洪河:形容大梁地区被洪河环绕,地势险要。
  • 神州陆地沉:暗指国家的危机与动荡,表明国家的困境。

典故解析:

  • 神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象征着国家的整体。
  • 两公:可能指代历史上的某些名将或官员,他们在历史上有过阻挡外敌的功绩。
  • 洪河:指代黄河或其他大河,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地理的险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实,号石湖,江苏吴江人。范成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关切。

创作背景:

《双庙》是范成大在动乱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与忧虑。诗中提到的“平地孤城”与“大梁襟带洪河险”,显示出诗人对国家防御能力的担忧及对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双庙》通过描绘孤城与敌人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国家在外敌侵扰下的脆弱。同时,诗中提到的“两公”表现出一些有才之士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责任感与担当。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出宏大的历史背景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洪河险”与“神州陆地沉”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国家面临的困境,表现出对未来的深切忧虑与期盼。

该诗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反映,更是对历史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国家的安宁与和平。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强烈的情感,范成大将个人的忧虑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地孤城寇若林:描绘了孤城在外敌如林的威胁下的无力感,暗示国家的孤立与脆弱。
  2. 两公犹解障妖祲:强调两位公爵的英勇,虽面临威胁,仍然能够抵挡外敌,体现出责任与担当。
  3. 大梁襟带洪河险:描述大梁地势的险要,暗示地理环境对防御的重要性。
  4. 谁遣神州陆地沉:表达了对国家沉沦的疑问,表现出对未来的不安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关系,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敌人比作茂林,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敌人数量之多。
  • 夸张:通过“神州陆地沉”加深了对国家危机的感受。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与对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立无援,暗示国家的脆弱。
  • 妖祲:象征外来威胁,引发对国家安全的忧虑。
  • 洪河:表示自然的力量,强调地理位置对抵御外敌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公”指的是谁?

    • A. 两位将军
    • B. 两位官员
    • C. 两位诗人
  2. “大梁襟带洪河险”中的“大梁”指的是?

    • A. 一座城市
    • B. 古代的一处重要地区
    • C. 一条河流
  3. 诗中“妖祲”主要指代什么?

    • A. 自然灾害
    • B. 外来的敌人
    • C. 内部的腐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杜甫的笔调更为沉重,细腻。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诗歌分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代文学的全面梳理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