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书呈几复三首 其一》

时间: 2024-10-16 23:18:07

古人踽踽已先登,后学萧萧不再兴。

顾我尪羸君勉强,百年漂忽甚风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人踽踽已先登,
后学萧萧不再兴。
顾我尪羸君勉强,
百年漂忽甚风灯。

白话文翻译

古代的人孤独地走在前面,
后来的人渐渐地失去了兴致。
可我身体虚弱,你也要加油,
一生如风中的灯火,摇曳不定。

注释

  • 踽踽:孤独行走的样子,形容古人走在前面时的孤单。
  • 萧萧:形容后学者的稀少或凋零,意指失去活力。
  • 尪羸:形容身体虚弱,通常是指病态或年老。
  • 勉强:勉励自己坚持或努力。
  • 漂忽:漂浮不定,形容事物不稳固。
  • 风灯:指风中的灯火,象征生命和人生的脆弱。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意象与古代文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相关。古人常通过灯火的象征来描绘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他是“苏黄”派的代表,与苏轼齐名。黄庭坚的诗风清新隽永,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黄庭坚感受到自身衰老及后学不振的情境下所作,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追求理想的敬仰以及对后学者的惋惜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开头的“古人踽踽已先登”,不仅描绘出古人追寻理想的孤独旅程,也隐含对后学者的深切关怀与反思。后面一句“后学萧萧不再兴”,则表达了对当下学术衰退的忧虑。整首诗在描绘古今对比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顾我尪羸君勉强”,则是自我反省,提醒自己尽管身体虚弱,仍需努力。最后一句“百年漂忽甚风灯”更是将人生比作风中的灯火,表明生命的脆弱和短暂。通过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黄庭坚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人踽踽已先登:古代的文人孤独地走在前面,他们的成就无人能及。
  2. 后学萧萧不再兴:相较之下,后来的人才稀少,失去了追求的激情。
  3. 顾我尪羸君勉强:面对这种状况,我身体虚弱,但你必须努力。
  4. 百年漂忽甚风灯:人生如同风中的灯火,飘摇不定,来去匆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风中的灯火,表达生命的脆弱。
  • 对比:古人和后学的对比,强调文化传承的艰难。
  • 拟人:将“后学”赋予感情,表现出他们的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昔日文人的崇敬与对后学者的惋惜,表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短暂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人:象征智慧与理想。
  • 后学:代表着新的文化力量,但又显得无力。
  • 风灯:象征着人生的脆弱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古人踽踽已先登”中的“踽踽”意指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忙碌

  2. 填空题:诗中“百年漂忽甚风灯”表达了__的主题。

  3. 判断题:黄庭坚的诗风以豪放为主。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人生的脆弱与短暂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庭坚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加强调个人的悲苦与壮志未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