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三十六岁除夕客龙里》

时间: 2025-04-27 19:50:28

添火烘兰,推窗眺雪,浮生卅六今宵。

一自流离,五年怕听弦箫。

东风不似江南远,早垂杨、绿到长条。

伴微忉、灯红如豆,破我无聊。

谁遣桑乾轻易渡,又新愁万斛,重压眉梢。

羁人思妇,两地一样为劳。

胡尘终见神州扫,过长夜、仍有明朝。

会翛翛、同醉葡萄,细揾罗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三十六岁除夕客龙里
作者: 汪岳尊

添火烘兰,推窗眺雪,浮生卅六今宵。
一自流离,五年怕听弦箫。
东风不似江南远,早垂杨绿到长条。
伴微忉灯红如豆,破我无聊。
谁遣桑乾轻易渡,又新愁万斛,重压眉梢。
羁人思妇,两地一样为劳。
胡尘终见神州扫,过长夜仍有明朝。
会翛翛同醉葡萄,细揾罗绡。

白话文翻译:

在这寒冷的除夕夜里,我在龙里客居,添柴火烘烤兰花,推窗远望飘落的雪花,人生已经三十六岁,今晚特别感慨。从离乡漂泊开始,五年来我害怕再听到那凄凉的弦箫声。东风不像江南那样远,早已看到垂柳发绿,摇曳在长条上。小灯微微闪烁,红光如豆,打破我无聊的心境。是谁让桑干河轻易渡过,心中又添了万种愁绪,沉重地压在眉头。异乡的游子思念着远方的爱妻,两地的辛劳都是一样的。胡人的尘埃终于会被扫除,漫漫长夜过后,仍会迎来明朝的光明。我们可以畅饮葡萄酒,细细揾着绸缎,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1. 添火烘兰:点火烤兰花,象征着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2. 浮生卅六今宵:浮生意指人生,卅六指三十六岁,强调时间的流逝。
  3. 流离:形容生活的漂泊不定。
  4. 弦箫:古代乐器,常用来表达孤独和忧伤。
  5. 东风不似江南远: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表达对江南的向往。
  6. 桑乾:桑干河,象征着离愁。
  7. 羁人思妇:羁旅行人思念妻子,表现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1. 江南: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与经济中心,象征美丽的故乡。
  2. 胡尘:指外族的侵扰,历史上多指北方的胡人,代表着动乱和不安。
  3. 罗绡:一种轻薄的丝绸,象征着优雅与高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岳尊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受传统古诗影响,但又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感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除夕夜,描写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除夕夜的感怀。诗人用“添火烘兰”开启了视觉与感官的体验,火焰的温暖与兰花的清香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温暖与外界的寒冷。接着,诗人推窗眺望雪花,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尤其是“流离”与“弦箫”的意象,传达出孤独与失落的情绪。

“东风不似江南远”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感受到的既有对美好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盼。“破我无聊”则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随后的“羁人思妇”,更是将思乡情绪升华为两地相思的共鸣,深刻而动人。

最后,诗人以“过长夜仍有明朝”结束,传达出希望与重生的主题,尽管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但总会迎来新的希望与光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添火烘兰:通过添柴火,营造出温暖的环境,反衬出外界的寒冷,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
  2. 推窗眺雪:窗外的雪景象征着冷清与孤独,同时也引发诗人对过去的回忆。
  3. 浮生卅六今宵:感慨人生已步入中年,时光荏苒,令人感慨。
  4. 一自流离:表达离乡漂泊的无奈与痛苦。
  5. 五年怕听弦箫:五年间的漂泊让诗人对凄凉的音乐感到恐惧,象征着悲伤与孤独。
  6. 东风不似江南远: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尤其是春天的气息。
  7. 伴微忉灯红如豆:描绘夜晚微弱的灯光,增添了生活的温暖。
  8. 破我无聊:灯光的温暖打破了诗人的无聊,带来一丝慰藉。
  9. 新愁万斛,重压眉梢:新添的愁苦让诗人感到沉重,眉头紧锁。
  10. 羁人思妇:游子对妻子的思念,情感深切。
  11. 胡尘终见神州扫:表现对国家安宁的希望。
  12. 会翛翛同醉葡萄:饮酒作乐的场景,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欢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红如豆”,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羁人思妇,两地一样为劳”,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拟人:如“胡尘终见神州扫”,赋予非生命事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希望。通过描绘除夕夜的孤独与期待,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意象分析:

  • :象征温暖与生活的希望。
  • :代表孤独与冷清。
  • 弦箫:引发悲伤与怀旧的情感。
  • 东风:象征春天与生机。
  • :象征生活的温暖与人情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添火烘兰”意指什么?
    a) 增加柴火
    b) 温暖与生活的美好
    c) 诗人的孤独

  2. “羁人思妇”中的“羁人”指的是?
    a) 游子
    b) 妻子
    c) 朋友

  3. 诗的最后一句“会翛翛同醉葡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与享乐
    c) 思乡

答案:

  1. b) 温暖与生活的美好
  2. a) 游子
  3. b) 希望与享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之情。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离愁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汪岳尊 vs. 李白
    • 汪岳尊的《高阳台》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感受,表现出对故乡的渴望与对未来的希望。
    • 李白的《静夜思》则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两者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古诗词鉴赏》
  2. 《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对话》
  3.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添火烘兰,推窗眺雪,浮生卅六今宵。下一句是什么

一自流离,五年怕听弦箫。上一句是什么

一自流离,五年怕听弦箫。下一句是什么

东风不似江南远,早垂杨、绿到长条。上一句是什么

东风不似江南远,早垂杨、绿到长条。下一句是什么

伴微忉、灯红如豆,破我无聊。上一句是什么

伴微忉、灯红如豆,破我无聊。下一句是什么

谁遣桑乾轻易渡,又新愁万斛,重压眉梢。上一句是什么

谁遣桑乾轻易渡,又新愁万斛,重压眉梢。下一句是什么

羁人思妇,两地一样为劳。上一句是什么

羁人思妇,两地一样为劳。下一句是什么

胡尘终见神州扫,过长夜、仍有明朝。上一句是什么

胡尘终见神州扫,过长夜、仍有明朝。下一句是什么

会翛翛、同醉葡萄,细揾罗绡。上一句是什么

添火烘兰,下一句是什么

推窗眺雪,上一句是什么

推窗眺雪,下一句是什么

浮生卅六今宵。上一句是什么

浮生卅六今宵。下一句是什么

一自流离,上一句是什么

一自流离,下一句是什么

五年怕听弦箫。上一句是什么

五年怕听弦箫。下一句是什么

东风不似江南远,上一句是什么

东风不似江南远,下一句是什么

早垂杨、绿到长条。上一句是什么

早垂杨、绿到长条。下一句是什么

伴微忉、灯红如豆,上一句是什么

伴微忉、灯红如豆,下一句是什么

破我无聊。上一句是什么

破我无聊。下一句是什么

谁遣桑乾轻易渡,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