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时间: 2025-01-26 06:10:06

故园此日多心赏,窗下泉流竹外云。

近馆应逢沈道士,

比邻自识卞田君。

离宫树影登山见,上苑钟声过雪闻。

相劝早移丹凤阙,不须常恋白鸥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作者:韩翃 〔唐代〕

故园此日多心赏,
窗下泉流竹外云。
近馆应逢沈道士,
比邻自识卞田君。
离宫树影登山见,
上苑钟声过雪闻。
相劝早移丹凤阙,
不须常恋白鸥群。

白话文翻译:

今天在故乡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窗下的泉水流淌,竹子外面云雾缭绕。
在附近的馆子里,应该能遇到沈道士,
彼此早已相识的卞田君也在附近。
离宫的树影在山上可见,
上苑的钟声穿越了雪景传来。
我们相劝早日迁居丹凤阙,
不必总是留恋那群白鸥。

注释:

字词注释:

  • 心赏:心中欣赏,感到愉悦。
  • 泉流:泉水流动。
  • 竹外云:竹子外面飘浮的云。
  • 近馆:靠近的馆子,指隐居之处。
  • 道士:道教的修道者。
  • 卞田君:卞田君是诗人所熟识的朋友。
  • 离宫:指宫殿附近。
  • 上苑:皇家园林。
  • 丹凤阙: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栖息地。
  • 白鸥群:象征着闲散、自由的生活。

典故解析:

  • 丹凤阙:在古代传说中,丹凤阙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般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白鸥群:白鸥在诗中常常象征纯洁、自由,诗人用其对比世俗的羁绊,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山水诗著称,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朋友田明府归隐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风气。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故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开篇“故园此日多心赏”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喜爱,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泉水的流动和竹外的云雾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悠闲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提到沈道士和卞田君,暗示着在这片旷野中,友谊的珍贵和隐士生活的乐趣。离宫的树影和上苑的钟声又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丽,特别是“过雪闻”的描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最后两句则转向劝诫,诗人希望朋友能早日迁至理想的丹凤阙,而不必留恋于世俗的生活。诗中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事物的淡然处世,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核心,表现出唐代士人追求超脱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园此日多心赏:今天在故乡,心中充满了欣赏的情感。
  • 窗下泉流竹外云:窗下的泉水流淌,窗外的竹子映衬着流动的云。
  • 近馆应逢沈道士:在附近的馆子里,应该能遇到沈道士。
  • 比邻自识卞田君:我和卞田君是相识的朋友。
  • 离宫树影登山见:离宫的树影在山上可见。
  • 上苑钟声过雪闻:上苑的钟声穿越雪景传来。
  • 相劝早移丹凤阙:我们相劝早日迁居理想的丹凤阙。
  • 不须常恋白鸥群:不必总是留恋那群象征自由的白鸥。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窗下泉流竹外云”与“离宫树影登山见”。
  • 意象丰富:使用了泉水、竹子、云、树影、钟声等意象,营造出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
  • 隐喻与象征:丹凤阙象征理想生活,白鸥群象征自由与闲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世俗事物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唐代士人重情重义、追求自由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灵动与清澈,代表自然的宁静。
  • 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的气节。
  • :象征自由与变化,代表诗人的心境。
  • 树影:象征岁月的流逝,映射人生的无常。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带有一种哲理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丹凤阙”象征什么?
    A. 自由的生活
    B. 理想的隐居地
    C. 繁华的都市
    D. 忙碌的世俗生活

  2. 诗的开头“故园此日多心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愤怒
    D.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白鸥群”象征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忙碌生活
    C. 自由与闲逸
    D. 忍耐与坚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终南山》——王维
  • 《山中问答》——贾岛
  • 《隐居赋》——阮籍

诗词对比:
《终南山》与《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均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终南山》更加强调自然景观的雄浑与宁静,而韩翃的作品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文学与人生:唐诗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