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连年二月二日出都门)》

时间: 2024-09-19 21:27:37

人意天公则甚知。

故教小雨作深悲。

桃花浑似泪胭脂。

理棹又从今日去,断肠还似去年时。

经行处处是相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连年二月二日出都门)》
作者:向子谦
人意天公则甚知,
故教小雨作深悲。
桃花浑似泪胭脂。
理棹又从今日去,
断肠还似去年时。
经行处处是相思。

白话文翻译:

人心和天公(老天)似乎非常了解,所以让细雨洒落,增添了深深的悲伤。桃花的颜色就像是泪水和胭脂混合在一起。今天又要划船离开,肝肠寸断的感觉依旧像去年一样。在我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满满的相思。

注释:

  • 人意:人的心意。
  • 天公:老天,指上天或自然。
  • 小雨:细雨,象征悲伤。
  • 桃花:象征春天和美好,但在这里与悲伤相联。
  • 理棹:整理桨,指准备划船。
  • 断肠:形容非常悲伤,心如刀割。
  • 相思: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子谦,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著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变化。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二月二日,春天来临之际,作者因离开故乡而感到悲伤,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离别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日的感伤和对过往的怀念。开篇通过“人意天公则甚知”引入,暗示自然与人心的交融;接着以“故教小雨作深悲”写出了细雨如愁,进一步渲染了伤感氛围。桃花本是春日的象征,却因其“泪胭脂”而带上了伤感的色彩,表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失去的痛苦。

“理棹又从今日去”则是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的直接表述,带有一丝无力感,而“断肠还似去年时”则让情感更为深邃,过去的回忆如影随形,令人难以忘怀。最后“经行处处是相思”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强调了思念的无处不在,增添了诗的悲凉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意天公则甚知:人类的心意与自然的安排相互交融,显示出一种深刻的联系。
  2. 故教小雨作深悲:细雨的降临,仿佛是为了回应人心的悲伤。
  3. 桃花浑似泪胭脂:桃花的美丽却如同泪水般,象征着悲伤的美感。
  4. 理棹又从今日去:出发的时刻即将来临,带有离愁别绪。
  5. 断肠还似去年时:表达了对去年同样时刻的情感回忆,感伤更显深沉。
  6. 经行处处是相思:无论走到哪里,思念之情始终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比作泪水,增强了悲伤的表现力。
  • 拟人:将天公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细雨与桃花,表达了因离别而生的深切相思与忧伤,反映了人对于自然和情感的敏感与深刻体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雨:象征悲伤与柔情。
  • 桃花:象征春天与美好,也暗含伤感。
  • :象征离去与旅行的无奈。
  • 相思:思念的情感,贯穿全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人意天公则甚知”的意思是: A. 人心与自然相互了解
    B. 天公只知人间事
    C. 人心难以捉摸
    答案:A

  2. 桃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悲伤与思念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B

  3. 在诗中,“断肠还似去年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心
    B. 开心
    C. 愤怒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与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涉及离别与回忆的主题。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向子谦的《浣溪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表达相思情感时的不同风格:向子谦更注重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细腻地表现内心的挣扎和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