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翠蛟亭》

时间: 2025-01-11 09:02:01

山英藏水巧能欺,动地雷声发骇机。

惊看玉渊千浪耸,挽回银浦一支飞。

流霞未引松花酒,湔雪先霑槲叶衣。

坐觉群仙生起色,倒倾蛟室泻珠玑。

意思解释

题翠蛟亭

作者: 胡榘 〔宋代〕

原文展示

山英藏水巧能欺,动地雷声发骇机。
惊看玉渊千浪耸,挽回银浦一支飞。
流霞未引松花酒,湔雪先霑槲叶衣。
坐觉群仙生起色,倒倾蛟室泻珠玑。

白话文翻译

山中的野花隐藏在水中,巧妙得让人难以识别,
震动大地的雷声发出惊人的声响。
我惊讶地看着玉渊中千层浪潮高耸,
又想起银色的河流中一支长长的飞鸟。
流霞尚未召引松花的美酒,
洗去的雪花先洒在槲树的叶子上。
坐在这里感到众仙出现了色彩,
仿佛倒倾的蛟室中洒下了珠宝。

注释

  • 山英:指山中的野花,常用以比喻自然的美。
  • 动地雷声:形容声音洪亮,震动大地。
  • 玉渊:比喻清澈的水,像玉一样珍贵。
  • 银浦:银色的河流,常用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
  • 流霞:指流动的云彩,晚霞的美丽。
  • 松花酒:松花酿成的酒,象征清雅。
  • 湔雪:意为洗去的雪,指雪融化。
  • 槲叶:槲树的叶子,象征自然的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榘,字子琦,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题翠蛟亭》创作于一个描绘自然景观的场所,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感叹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题翠蛟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现了山水的灵动与变化。首句“山英藏水巧能欺”通过“藏水”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而“动地雷声发骇机”则将自然的力量与威严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惊看玉渊千浪耸”描绘出水波的层层叠叠,高耸入云的壮丽场面,让人不禁惊叹。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流霞未引松花酒,湔雪先霑槲叶衣”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流霞与松花酒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品味。最后一句“坐觉群仙生起色,倒倾蛟室泻珠玑”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仿佛置身于仙境,感受着自然的灵气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灵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英藏水巧能欺:山中的花在水面下隐蔽,巧妙地让人难以识别。
  2. 动地雷声发骇机:雷声震动大地,发出令人惊讶的声响。
  3. 惊看玉渊千浪耸:惊讶地看到清澈的水中波浪高耸。
  4. 挽回银浦一支飞:想起银色河流中一只飞鸟的身影。
  5. 流霞未引松花酒:美丽的晚霞尚未召引松花酿的美酒。
  6. 湔雪先霑槲叶衣:融雪先洒在槲树的叶子上。
  7. 坐觉群仙生起色:坐在这里感受到众仙的出现。
  8. 倒倾蛟室泻珠玑:仿佛倾倒的蛟室中洒下了珠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美好的事物,如“玉渊”、“银浦”。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坐觉群仙生起色”。
  • 对仗:如“流霞未引松花酒,湔雪先霑槲叶衣”表现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敬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雷声: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 玉渊:象征清澈与珍贵。
  • 流霞:象征美丽与瞬息万变。
  • 松花酒:象征清雅与生活的品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英藏水巧能欺”意指什么?

    • A. 山花隐藏在水中
    • B. 水中的鱼隐蔽
    • C. 潮水涨潮
    • D. 山水相连
  2. “动地雷声发骇机”中的“雷声”用来表达什么?

    • A. 安静
    • B. 力量
    • C. 美丽
    • D. 悲伤
  3. 诗中提到的“流霞”代表了什么?

    • A. 晨曦
    • B. 傍晚的云彩
    • C. 雪花
    • D. 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意境,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庐山谣》:以豪放的笔调展现雄伟的山水,与胡榘的细腻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
  • 《山水诗的美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