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洪守出歌姬就席口占)》

时间: 2025-01-11 15:54:09

华堂深处出娉婷。

语声轻。

笑声清。

燕语莺啼,一付春情。

恰似洛阳花正发,见花好,不知名。

金瓯盛酒玉纤擎。

满盈盈。

劝深深。

不怕主人,教你十分斟。

只怕酒阑歌罢后,人不见,暮山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神子(洪守出歌姬就席口占)
作者:刘仙伦

华堂深处出娉婷。
语声轻。笑声清。
燕语莺啼,一付春情。
恰似洛阳花正发,
见花好,不知名。

金瓯盛酒玉纤擎。
满盈盈。劝深深。
不怕主人,教你十分斟。
只怕酒阑歌罢后,
人不见,暮山青。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大厅深处,佳人轻盈而出。
她的声音轻柔,笑声清脆。
如同燕子欢鸣、黄莺啼唱,传递着春天的情意。
正如洛阳的花儿盛开,
看着花儿多么美好,却不知其名。

金杯盛满酒,细纤细手端着。
酒杯满盈盈,劝我再饮几杯。
不怕主人会不高兴,尽管你尽情斟酒。
只怕酒喝完了,歌声停了之后,
人就不再见,山也染上了暮色的青。


注释:

  •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轻盈,优美动人。
  • 燕语莺啼:形容春天的鸟鸣声,燕子和黄莺都是春天常见的鸟儿。
  • 洛阳花:指洛阳地区的花,象征繁华和美丽。
  • 金瓯:金色的酒杯,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 :倒酒的意思。

典故解析:

  • 洛阳花:洛阳是古代著名的文化和经济中心,花开时节象征着繁荣和美好。
  • 春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仙伦,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丽,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作品多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宴席之中,表现了诗人对良辰美景与佳人相伴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席上的美好氛围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便以“华堂深处出娉婷”引入,描绘出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华丽的大厅中轻盈而出的形象,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接着,通过“语声轻,笑声清”展现出她的温婉动人,仿佛春天的鸟儿在歌唱,生动地传达了春天的气息。

诗中“恰似洛阳花正发,见花好,不知名”一句,通过比喻将美丽的女子与盛开的花朵相提并论,强调了她的迷人之处。这里的“见花好,不知名”则暗示了对美的向往与珍惜,却又无法长久把握。

后半部分描绘了酒宴的情景,金杯盛酒,劝君再饮,表现出一种热情和欢快。然而,最后几句则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只怕酒阑歌罢后,人不见,暮山青”,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给整首词增添了一层深邃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宴席的欢愉,更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人生无常和珍惜当下的道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堂深处出娉婷:描绘美人从华丽的房间中走出,展现出优雅的姿态。
  2. 语声轻,笑声清:她的声音轻柔,笑声清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燕语莺啼,一付春情:春天的鸟儿欢唱,传递着春天的情感。
  4. 恰似洛阳花正发,见花好,不知名:美人如盛开的花,令人陶醉,但美丽的名字却难以道出。
  5. 金瓯盛酒玉纤擎:金杯中盛满美酒,女子手持酒杯,显得格外动人。
  6. 满盈盈,劝深深:酒杯满满,劝说对方多喝几杯。
  7. 不怕主人,教你十分斟:不必担心主人,只管尽情饮酒。
  8. 只怕酒阑歌罢后,人不见,暮山青:怕的是酒喝完,歌声停了后,彼此再也无法相见,只有青山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盛开的花朵,突显她的美丽。
  • 对仗:如“燕语莺啼”与“语声轻、笑声清”形成对照,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美好时光和优雅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堂:象征奢华的生活环境。
  • 春情:代表青春、爱情和生机。
  • 金瓯:象征美酒和欢聚的时光。
  • 暮山: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刘仙伦
    C.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洛阳花”象征什么?
    A. 繁华与美好
    B. 伤感与别离
    C. 贫穷与困苦

  3. 诗中“只怕酒阑歌罢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欢愉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生查子·元夕》 - 欧阳修

诗词对比:

  • 《生查子·元夕》《江神子》同样描绘了节日的盛况和美好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节日的热闹,而后者则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