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银铮旋品
作者:苏轼 〔宋代〕
银铮旋品。不用缠头千尺锦。
妙思如泉。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起舞属公公莫起。
风里银山。摆撼鱼龙我自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以银色的铮铮声吟唱,不必用千尺长的锦缎来装饰头发。
灵巧的思绪如同泉水,冲洗掉我十五年的闲愁。
为了公事稍微停下,起舞时请不要打扰我。
在风中银色的山峦摇摆,鱼龙在其中翻腾,我却自得其乐,悠然自得。
注释:
字词注释:
- 银铮: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如银器碰撞的声音。
- 缠头千尺锦:形容华丽的装饰,千尺锦表示极其奢华。
- 妙思如泉:形容灵感像泉水一样涌出。
- 闲愁:指无所事事而产生的忧愁。
- 公:此处可以指公事,也可以指朋友。
- 起舞属公公莫起:起舞时希望他人不要打扰。
- 摆撼鱼龙:指风中摆动的山峦,像鱼龙一样翻腾。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银山”与“鱼龙”,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和气势。银山象征着高洁、优雅的境界,而鱼龙则代表着活泼、动感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潇洒豪放,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苏轼晚年,彼时他经历了许多风波与困扰,内心的闲愁逐渐被对自然的享受和对生活的豁达所替代,体现了他在人生起伏中所获得的智慧与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银铮旋品》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境界。开篇以“银铮旋品”引入,传递出一种清新明快的气息,仿佛声音在耳边回响,给人以心灵的愉悦。接着,苏轼以“妙思如泉”形象地描绘了他灵感的涌现,暗示他在创作中的自由与畅快。过去的“闲愁”被冲洗而去,显示出他从沉重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的轻松和自在。
而后,词中讲述在舞动时的自我意识,表达了他对于公事与私情的微妙感受。最后一句“摆撼鱼龙我自闲”则是全诗的高潮,体现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超然态度,以“我自闲”来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铮旋品:开头的银色声音暗示诗人的心境,清脆动听,令人耳目一新。
- 不用缠头千尺锦:强调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反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
- 妙思如泉:灵感涌现如泉水般汩汩而出,表现了创作的状态。
- 一洗闲愁十五年:时间跨度的描绘,凸显内心的解脱。
- 为公少止:说明在公事面前的无奈与责任。
- 起舞属公公莫起:呼唤他人尊重自己的空间与独立性。
- 风里银山:描绘自然景色,象征诗人心灵的归宿。
- 摆撼鱼龙我自闲:诗人自得其乐,超然于世,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妙思如泉”,将思绪比作泉水,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银山、鱼龙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独立,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心境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与从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铮:象征清新、灵动的声音,暗示内心的欢愉。
- 千尺锦:象征奢华与繁华,反衬出诗人对简朴的向往。
- 泉水:象征灵感与生命力,体现诗人的创作状态。
- 鱼龙:象征动感与生机,描绘自然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银铮旋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愉悦
- C. 忧愁
-
“妙思如泉”中的“泉”主要象征什么?
- A. 水源
- B. 灵感
- C. 生活
-
诗中提到的“公”是指什么?
- A. 公事
- B. 朋友
- C. 上级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白的诗风都有豪放之气,但苏轼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情壮志。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对诗人情感表达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