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

时间: 2025-01-26 05:27:50

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蘋风。

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

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雁
作者: 齐己 〔唐代〕

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蘋风。
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
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温暖已经来到边塞,水面上的影子随着蘋草的风而荡漾。
云梦泽的雁阵千行飞去,潇湘的夜晚显得空空荡荡。
江边的人们不再张网捕鱼,敌人又一次空手而归。
不要失去南方的伴侣,衡阳的树木已经开始变红。

注释:

字词注释

  • 塞门:指边塞的门户,象征边疆。
  • 蘋风:水面上由蘋草引起的微风。
  • 云梦:云梦泽,古代地名,意指沼泽地。
  • 潇湘:潇水与湘水,指湖南地区。
  • 江人:江边的人,指渔民。
  • 虏将:敌人将领,指侵略者。
  • 衡阳树:指衡阳地区的树木,春天时变红。

典故解析

  • 云梦潇湘均为古代地名,常用来表达南方的美丽景色。
  • 南来伴可理解为南飞的大雁,象征着归来的友人或亲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希文,号浑元,唐代诗人,少有名声,尤以五言诗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擅用典故。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春季,可能是齐己在边塞的活动经历,表现对归雁和南方春暖的感怀,反映对离别与团聚的思考。

诗歌鉴赏:

《归雁》是一首描绘春天和归雁情景的诗,透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南方的美丽。诗的开头“塞门春已暖”便暗示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接下来的“连影起蘋风”通过描绘水面的涟漪,带出了春日的生机。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云梦泽的千行雁阵,暗示着离别的愁绪和对故乡的思念。

而“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平和的渴望,渔民不再打鱼,敌人却又无所获,隐喻着人们渴望和平的心声。最后的“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则以红树的意象,寓意着希望和重聚的喜悦。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色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归雁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塞门春已暖:描绘边疆春天的温暖,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2. 连影起蘋风:水面上随风荡漾的影子,展现出自然的生动与灵动。
  3. 云梦千行去:描绘大雁成群飞往南方的景象,体现了离别的情感。
  4. 潇湘一夜空:潇湘的夜晚显得空荡,暗含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感。
  5. 江人休举网:江边的渔民停止捕鱼,象征着因战争或离别而失去生活的宁静。
  6. 虏将又虚弓:敌人无所获,反映了战争的无奈与希望和平的愿望。
  7. 莫失南来伴:呼唤不要失去南方的伴侣,表达了对团聚的渴望。
  8. 衡阳树即红:衡阳的树木开始变红,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天的暖意比作温暖的怀抱。
  • 对仗:如“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归雁的旅程,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以及重聚的期盼,表现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象征着归来与团聚。
  • 江水:表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衡阳树:春天的象征,表现生命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梦”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南
    B. 云南
    C. 河北
    D. 四川

  2. 诗中“江人休举网”是指什么? A. 渔民停止捕鱼
    B. 渔民开始捕鱼
    C. 渔民在修网
    D. 渔民在庆祝

  3. “衡阳树即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希望
    C. 恐惧
    D. 忧伤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描写离别情感,与《归雁》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齐己的《归雁》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齐己更偏重个人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包含齐己的多首诗作。
  • 《唐代诗人传记》:对齐己生平及创作有详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