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陈督干第一百二十五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挺身艰难际,虎穴连里闾。
高天高恓恻,同尽随丘墟。
白话文翻译:
在艰难的时刻,我勇敢地站出来,正如身处虎穴之中。
高空中的天空显得高远而凄凉,所有的一切都与荒丘同归于尽。
注释:
- 挺身:直立身子,表示勇敢地面对困难。
- 艰难际:艰难的时刻或境地。
- 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 恓恻:形容悲伤或凄凉的状态。
- 丘墟:荒丘与废墟,象征着破败与凋零。
典故解析:
“虎穴”常用来形容极其危险的环境,出自古代对猛兽居所的描绘;而“高天”则常象征着遥远与孤独,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所处环境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对抗外敌的精神而闻名,代表作《正气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在抵抗元军入侵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表达了自己坚毅的决心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意义。开头的“挺身艰难际”展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决心,暗示他宁死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虎穴连里闾”则是对他所处环境的生动描绘,虎穴象征着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而“连里闾”则指代身边的人和事,形成了紧迫感和无助感的对比。
“高天高恓恻”一句,既描绘了苍穹的高远,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仿佛在叹息苍天对人间命运的无情;而“同尽随丘墟”则是对历史与未来的沉重思考,所有的辉煌与成就终究会归于尘土,给人一种无奈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艰难处境的真实刻画,彰显了文天祥作为一个爱国者的坚定信念,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诗中所蕴含的悲壮气息和强烈的民族情感,使这首诗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挺身艰难际: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难,勇敢面对挑战的决心。
- 虎穴连里闾:形象地描绘出处于危险境地的紧迫感。
- 高天高恓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感叹高天之下的无助。
- 同尽随丘墟:反思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危险比作虎穴,生动形象。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高天与丘墟,强化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在国家危亡时刻的坚定信念与无畏精神,体现了他对祖国的忠诚与对命运的反思,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穴:象征危险与挑战。
- 高天:象征孤独与无奈。
- 丘墟:象征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挺身艰难际”的意思是: A. 勇敢面对困难
B. 随波逐流
C. 退缩不前 -
“虎穴”在诗中象征: A. 安全的地方
B. 贫穷的生活
C. 危险的境地 -
“高天高恓恻”表达了诗人的: A. 快乐
B. 孤独与悲伤
C. 兴奋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文天祥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反思与个人的悲壮,而李白则是追求个人的豪情与自由。两者都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文天祥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