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足万里流》

时间: 2025-01-10 22:52:14

褰裳缘碧涧,濯足憩清幽。

却拂千岩石,聊乘万里流。

氛埃随脱屣,步武欲横秋。

极目沧江晚,烟波殊未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褰裳缘碧涧,濯足憩清幽。
却拂千岩石,聊乘万里流。
氛埃随脱屣,步武欲横秋。
极目沧江晚,烟波殊未休。

白话文翻译:

将裙子撩起沿着碧绿的溪涧,洗净双足在宁静的地方休息。
轻轻拂去千岩万石上的尘土,随意乘着万里长流。
尘埃随着脱掉的鞋子而去,步伐轻快想要走向秋天。
远望沧江的夕阳,烟波浩渺却依旧未曾停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褰裳: 撩起裙子,形容女子在水边行走。
  • 缘碧涧: 沿着碧绿的溪涧。
  • 濯足: 洗脚,洗去疲惫。
  • 憩清幽: 在宁静的环境中休息。
  • : 这里指“轻轻地”,“却拂”即轻轻拂去。
  • 千岩石: 形容溪涧中多石头的景象。
  • 乘万里流: 随着水流而行,享受自然的流动。
  • 氛埃: 尘埃、污垢。
  • 脱屣: 脱下鞋子。
  • 步武: 行走的步伐。
  • 欲横秋: 有想要走向秋天的意思。
  • 极目: 远望。
  • 沧江: 指长江。
  • 烟波: 水面上的烟雾和波浪。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濯足”传统上与古人修身养性、归隐山水生活有关,体现了隐士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教育家。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儒学发展,尤其是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有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朱熹游览山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了和谐的统一。

诗歌鉴赏:

《濯足万里流》是一首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清幽环境中洗净心灵的美好愿望。开篇的“褰裳缘碧涧,濯足憩清幽”,描绘了作者在碧绿的溪流旁轻轻撩起裙子,洗净双足的悠然自得,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接下来的“却拂千岩石,聊乘万里流”,则表现了作者在自然中随意游荡的自在,仿佛不再受尘世烦恼的束缚。诗中“氛埃随脱屣”的描写,暗示了作者与世俗的隔离,表达了对尘世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极目沧江晚,烟波殊未休”,通过远望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尽感慨与思考。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透出一种淡淡的哲理,展示了朱熹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褰裳缘碧涧:描绘了在清澈的溪流旁,女子撩起裙子,展现出一种轻盈的动态美。
  2. 濯足憩清幽:在宁静的环境中洗脚,意味着洗净身心,寻求内心的宁静。
  3. 却拂千岩石:细致入微地描绘自然环境,给人以亲切感。
  4. 聊乘万里流:表达了诗人随意流浪、享受自然的心态。
  5. 氛埃随脱屣:表明诗人愿意摆脱尘世的烦恼,向往一种清净的生活。
  6. 步武欲横秋:表达出诗人希望在秋天的季节中自由行走的愿望。
  7. 极目沧江晚:远望江面上夕阳西下的景象,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
  8. 烟波殊未休:表现了自然景色的无限延续和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烟波”描绘江面,传达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拟人:自然景象如“烟波”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涧:象征宁静、清澈的心境。
  • 千岩石:体现自然的艰难与美丽,象征人生的曲折。
  • 万里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旅程。
  • 沧江:代表广阔的自然,象征着无尽的思考与感慨。
  • 烟波:象征难以捉摸的美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褰裳缘碧涧”中的“褰”字是什么意思?
    A. 撩起
    B. 放下
    C. 投入
    D. 走过

  2. 诗中提到的“千岩石”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诗人的孤独
    C. 生活的艰难
    D. 远方的憧憬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生命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之美,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 李白的《庐山谣》: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朱熹的《濯足万里流》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朱熹更注重内心的洗涤与宁静,而王维则强调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心灵的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熹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