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衣袽先九润,此日上瞿塘。
风月动官柳,旌旗开蜀疆。
诗坛凌李杜,政绩过龚黄。
追诏知非晚,肯令生智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身处瞿塘(即瞿塘峡)时的感受。诗人首先提到自己穿上润泽的衣袍,今天正好来到瞿塘。接着描绘了风和月在官柳间荡漾,旌旗在蜀地的疆域上飘扬。诗人自信地认为自己的诗歌水平超越了李白和杜甫,政绩更胜过龚自珍和黄庭坚。他最后表明,虽然追求诏令不是太晚,但愿意让智慧的思想得以彰显。
注释:
- 衣袽:衣服,特指华贵、精致的衣物。
- 瞿塘:指瞿塘峡,位于长江上游,是著名的风景区。
- 官柳:指官府旁边的柳树,象征着官场的清风明月。
- 旌旗:旗帜,表示军事或政权的象征。
- 凌:超越,超过。
- 龚黄:指龚自珍和黄庭坚,两位著名的诗人。
- 追诏:指追求诏令的行为,即向上级请命或请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曹勋的仕途经历有关,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和文学环境的思考。在瞿塘的自然美景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诗意与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开头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渲染出衣袍的润泽和瞿塘的美丽,给人以视觉和触觉的享受。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风月动官柳”,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隐含了对官场的清新气息的向往。诗人自信地将自己的成就与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自我的肯定,也表达了他对时代的理解。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的“追诏知非晚”一句,表明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智慧的渴求,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衣袽先九润:描绘出诗人穿着华丽的衣服,身心愉悦。
- 此日上瞿塘:说明诗人今天来到了风景如画的瞿塘。
- 风月动官柳:描写自然景色,风与月的交融使得官柳摇曳。
- 旌旗开蜀疆:象征着政权的稳定与繁荣,展现了一种积极的社会气象。
- 诗坛凌李杜:表达了对自身诗歌成就的自信。
- 政绩过龚黄:同样指向政治成就,表达了对自己成就的自信。
- 追诏知非晚: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愿意追求更高的理想。
- 肯令生智囊:最后一句强调智慧的重要,诗人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月动官柳”、“旌旗开蜀疆”,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诗歌与政治成就相提并论,表现出诗人自信的态度。
- 拟人:风月与官柳之间的互动,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官场的向往和对自身成就的自信,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智慧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袽:象征身份与地位。
- 瞿塘:代表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
- 官柳:寓意政坛的清风与明月。
- 旌旗:象征权力与荣光。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体现出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瞿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河南
- B. 四川
- C. 湖南
-
“衣袽先九润”中的“九润”指的是什么?
- A. 颜色
- B. 细腻
- C. 华贵
-
诗中提到的“追诏知非晚”主要表达什么?
- A. 对过去的懊悔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 龚自珍《己亥杂诗》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但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 李白《庐山谣》:展现了浪漫的情感与对自由的渴望,风格更为奔放。
两位诗人与曹勋在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上有共通之处,但各自风格与情感基调不同,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大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