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冰雪轩 史君甚爱竹弟,欲与渠为二难。 岁晚青青玉立,不须俗眼同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史君非常喜爱竹子,想要与它成为难以分离的伙伴。在岁末时节,竹子依然青翠如玉,挺立不倒,不需要俗世的眼光来评判。
注释: 字词注释:
- 史君:指马宜州,即诗中的主人公。
- 竹弟:指竹子,诗人将竹子拟人化,称为“竹弟”。
- 二难:指难以分离的伙伴。
- 岁晚:指年末,岁末。
- 青青玉立:形容竹子青翠如玉,挺立不倒。
- 俗眼:指世俗的眼光。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竹弟”和“二难”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拟人化的手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为马宜州卜居而作的七首之一,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世俗眼光的蔑视。诗中“史君甚爱竹弟,欲与渠为二难”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将其视为难以分离的伙伴。而“岁晚青青玉立,不须俗眼同看”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在岁末时节依然青翠如玉,挺立不倒,不需要世俗的眼光来评判。这种对竹子的赞美,实际上是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史君甚爱竹弟,欲与渠为二难。
- 诗人表达了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将其视为难以分离的伙伴。
- 岁晚青青玉立,不须俗眼同看。
- 强调竹子在岁末时节依然青翠如玉,挺立不倒,不需要世俗的眼光来评判。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竹子拟人化为“竹弟”,增强了情感表达。
- 比喻:用“青青玉立”比喻竹子的青翠和挺立。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世俗眼光的蔑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高洁、坚韧。
- 青青玉立:形容竹子的青翠和挺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竹弟”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诗人 C. 史君 D. 朋友
- “岁晚青青玉立”形容的是什么? A. 竹子 B. 玉石 C. 树木 D. 花朵
- 诗中的“二难”指的是什么? A. 困难 B. 难以分离的伙伴 C. 难题 D. 难以理解的事物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维《竹里馆》与王炎《和马宜州卜居七首·冰雪轩》:两者都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王炎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