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无伤春日书事》

时间: 2025-01-11 05:52:51

百草千花巧趁春,爱春何独水边人。

青门紫陌酒旗飏,丽日和风天气新。

白玉少年长带佩,红蕖游女小腰身。

自怜惯作金明客,坐对闲窗满席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草千花巧趁春,
爱春何独水边人。
青门紫陌酒旗飏,
丽日和风天气新。
白玉少年长带佩,
红蕖游女小腰身。
自怜惯作金明客,
坐对闲窗满席尘。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临,百草千花竞相开放,
为何唯有我在水边独自爱春?
青门和紫陌之间,酒旗飘扬,
温暖的阳光和微风,天气格外宜人。
白玉般的少年,腰间佩带长带,
红色的荷花旁,游女轻盈的身姿。
我自怜惯了做个金明的客人,
如今坐在闲窗前,却满是席间的尘埃。

注释:

  • 百草千花:形容春天百花齐放,草木繁茂。
  • 水边人:指在水边独自欣赏春色的人。
  • 青门紫陌:古代城市的街道和门,象征繁华的场景。
  • 丽日和风:描绘美好的春日天气,和煦的春风。
  • 白玉少年:形容年轻人如白玉般洁白。
  • 长带佩:古代男子腰间所佩的长带,象征身份。
  • 红蕖游女:指红色的荷花和在水中嬉戏的姑娘。
  • 金明客:指生活奢华的客人,通常指文人雅士。
  • 闲窗满席尘:窗前的桌子上积满了灰尘,暗示久未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日,诗人正处于春暖花开的季节,心中对春天的热爱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同时,诗人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感慨,抒发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春日的美好画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开篇以“百草千花”描绘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春的美丽。接着,诗人用“青门紫陌”描绘出繁华的市井生活,以及春日的欢快气氛,酒旗飘扬,令人心生向往。

诗中“白玉少年长带佩”一句,描绘了年轻人的风采,象征着青春的活力与朝气。而“红蕖游女小腰身”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展现了春日的柔美与生动,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结尾的“自怜惯作金明客,坐对闲窗满席尘”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我反思,虽然身处繁华,却感到心灵的空虚,窗前的尘埃也暗示着久违的沉寂与孤独。这种情感的对比使整首诗更具深度,既有对春日美好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草千花巧趁春:春天的到来使百草千花争相开放,展现春的生机。
  2. 爱春何独水边人:诗人自问,何以自己独自在水边爱春,暗示内心的孤独。
  3. 青门紫陌酒旗飏:描绘市井繁华,酒旗飘扬,展现春日热闹的气氛。
  4. 丽日和风天气新:形容春日的温暖和和煦的春风,令人心情愉悦。
  5. 白玉少年长带佩:描绘少年如白玉般洁白,象征青春的纯净与美好。
  6. 红蕖游女小腰身:红色的荷花旁,游女轻盈的身姿,展示女性的柔美。
  7. 自怜惯作金明客:自怜于自己常做富贵之客,生活虽华丽却有隐忧。
  8. 坐对闲窗满席尘:窗前的尘埃,象征着久未打理的生活状态,暗藏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少年比作白玉,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诗中运用了“百草千花”、“青门紫陌”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春日的景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繁华与孤独之间的思考,折射出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 春天的自然意象:如“百草千花”、“丽日和风”,象征生命力与希望。
  • 人的意象:如“白玉少年”、“红蕖游女”,表现青春与活力。
  • 孤独与思考:如“闲窗满席尘”,象征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主要是通过哪几种意象表现的?

    • A. 酒旗、草木
    • B. 雨水、雪花
    • C. 夕阳、星空
    • D. 冬日、寒风
  2. 诗中的“白玉少年”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青春与活力
    • C. 智慧
    • D. 孤独
  3. 诗中“坐对闲窗满席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 A. 满足
    • B. 孤独与反思
    • C. 快乐
    • D. 忧伤

答案:

  1. A. 酒旗、草木
  2. B. 青春与活力
  3. B. 孤独与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孤独的情感,但更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反映战乱中的春天,情感更加沉重,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