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甘露寺》
时间: 2025-01-11 02:39: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华甘露寺
作者: 郑谷 〔唐代〕
石门萝径与天邻,
雨桧风篁远近闻。
饮涧鹿喧双派水,
上楼僧蹋一梯云。
孤烟薄暮关城没,
远色初晴渭曲分。
长欲然香来此宿,
北林猿鹤旧同群。
白话文翻译:
在石门的藤萝小径上,似乎与天空相连,
雨中的桧树与风中的竹子声远近可闻。
涧水中鹿的叫声伴随着双条溪水流淌,
僧人走上楼梯,踩踏着一层薄云。
傍晚的孤烟在关城中消失,
远处的色彩初晴,渭水曲流分明。
我常想在这里点香宿营,
北边的树林中,猿和鹤依旧成群。
注释:
字词注释:
- 石门:山中的一个关口,形状像门的石山。
- 萝径:藤萝环绕的小道。
- 桧:一种常绿树,耐寒,常用于建筑和园艺。
- 喧:喧哗,指声音大。
- 双派水:指两条小溪流。
- 蹋:踩踏。
- 孤烟:孤独的烟雾,指傍晚时分的烟。
- 关城:指关口的城池。
- 渭曲:渭河的曲折流动。
典故解析:
- 天邻:形容自然的亲密相连,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饮涧鹿:鹿是山中动物,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约 约 840-901),字少游,号天台。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郑谷晚年,表达了他对宁静山水生活的向往与依恋。甘露寺位于少华山,是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少华甘露寺》是郑谷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甘露寺的自然风光与静谧氛围。全诗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首联“石门萝径与天邻”,开篇便以景入情,设立了一个天人合一的意境。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能够感受到从雨桧到风篁的自然气息,听到涧水中鹿群的喧闹声,仿佛身临其境。
中间部分“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描绘了生动的自然场景与人文活动,诗人通过对鹿声和僧人身影的描写,传达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则在孤烟与远色的描绘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渴望在此地长住,享受大自然的静美。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门萝径与天邻”:描绘了石门的藤萝小径与天空相连的景象,表现出一种自然的亲密。
- “雨桧风篁远近闻”:描写雨中的桧树与风中竹子声,体现自然的声音之美。
- “饮涧鹿喧双派水”:鹿在饮水,声音与流动的溪水相伴,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气息。
- “上楼僧蹋一梯云”:僧人走上楼梯,似乎踏上了云朵,表现了人和自然的交融。
- “孤烟薄暮关城没”:傍晚的孤烟在关城中消失,表现出宁静的气氛。
- “远色初晴渭曲分”:远处的色彩在初晴中分明,描绘了清新的自然景象。
- “长欲然香来此宿”: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此地点香宿营的情感。
- “北林猿鹤旧同群”:北边的树林中,猿和鹤依旧成群,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与天邻”暗示自然的亲密。
- 对仗:如“孤烟薄暮”和“远色初晴”,对称而有节奏感。
- 拟人:如“蹋一梯云”,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门:象征一种隔绝与自然的连接。
- 萝径:代表幽静、自然的路径。
- 雨桧与风篁:象征自然的生命力和声音。
- 鹿:代表自然的生灵与灵动。
- 孤烟:象征宁静与孤寂的美感。
- 猿鹤: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石门萝径”主要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荒凉的沙漠
B. 自然的幽静小径
C. 繁华的市集
答案:B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孤烟”指的是____。
答案:傍晚时分的烟雾。 -
判断题: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
诗词对比:
郑谷的《少华甘露寺》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王维的诗中更加突出山水的静谧与哲思,而郑谷的诗则更为细腻,描绘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唐代诗歌的经典选集。
- 《山水田园诗研究》:探讨山水田园诗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