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阑干 其二 国历除夕》
时间: 2025-01-11 10:47: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阑干 其二 国历除夕
作者: 章士钊
宜春贴子血斑鲜。
功令急于弦。
日月光华,河山恢复,都说在今年。
沿门挨户到城边。
破屋不成椽。
启缶蛇空,窥瓶米罄,仍办买联钱。
白话文翻译:
在宜春的墙上贴着鲜红的春联,
新政令如弦上之箭急速推行。
日月的光华照耀下,河山也在逐步恢复,大家都说这一切会在今年实现。
我沿着街道挨家挨户走到城边,
看那破旧的房屋几乎没有遮盖。
打开坛子,发现空空如也,
窥视瓶子,里面的米也已见底,
但我仍然在想方设法准备过年的联钱。
注释:
- 宜春:地名,指的是中国的一个城市,春联通常在此贴。
- 血斑鲜:形容春联颜色鲜艳,意指喜庆的氛围。
- 功令:指国家的政策、法令。
- 急于弦:比喻政策实施的迅速,像拉紧的弦一样。
- 日月光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光明的未来。
- 河山恢复:指国家的河山在新政下逐渐恢复生机。
- 破屋不成椽:形容房屋破旧,无法遮蔽的状态。
- 启缶蛇空:形容坛子空空的状态。
- 买联钱:指为过年准备春联的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士钊(1897-1964),字仲华,号观山,现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作品多反映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苦难,风格多样,兼具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除夕之际,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社会的困境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年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开篇以“宜春贴子血斑鲜”引入,鲜艳的春联象征着新年喜庆的氛围,然而随着“功令急于弦”的转折,诗人将目光引向国家的紧迫政策与民众的困境。诗中描绘的“破屋不成椽”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写照,更是对整个社会动荡的隐喻,反映出在新政推行背景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依然艰辛。
接下来的“启缶蛇空,窥瓶米罄”,诗人用细腻的笔触传达出生活的窘迫,表现出对未来的渴望与现实的对比。最后一句“仍办买联钱”则是表达了即便生活艰难,人们仍然希望在新年之际能够保持传统,迎接新年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强烈的情感张力,既有对新政实施的期待,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宜春贴子血斑鲜:描绘春联的鲜艳,象征新年的喜庆。
- 功令急于弦:隐喻新政的迅速推行,表现出社会的急迫感。
- 日月光华,河山恢复,都说在今年:展现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沿门挨户到城边:表现诗人游走于街头,观察民生现状。
- 破屋不成椽:直接描绘贫困的生活状态。
- 启缶蛇空,窥瓶米罄:象征物质匮乏。
- 仍办买联钱:表达尽管生活困苦,依然希望迎接新春。
修辞手法:
- 比喻:“功令急于弦”,用弦来比喻政策的紧迫感。
- 对仗:如“启缶蛇空,窥瓶米罄”,工整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破屋的描写有夸张成分,突显社会悲惨现状。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比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现实的困境,反映了普通百姓在国家政策推进下的艰难生活,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春联:象征希望、辞旧迎新。
- 破屋:代表贫困与无奈。
- 空坛子、米罄:象征生活的窘迫与物质的匮乏。
- 河山恢复:寄托对国家复兴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宜春贴子血斑鲜”中的“贴子”意指什么?
- A. 春联
- B. 画卷
- C. 书信
- D. 贴画
-
“功令急于弦”中的“急于”可以理解为?
- A. 轻松
- B. 紧迫
- C. 缓慢
- D. 平稳
-
诗中提到的“破屋”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美丽的乡村
- B. 生活的艰难
- C. 田园风光
- D. 和谐的家庭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除夜作》 杜甫
- 《元日》 王安石
诗词对比:
《除夜作》通过描写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思考,与章士钊的《小阑干 其二 国历除夕》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杜甫关注的是个人的孤独与历史变迁;另一方面,章士钊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变化与民生的困境。
参考资料:
- 章士钊诗文集
- 《现代诗歌鉴赏》
- 《中国当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