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雪》

时间: 2025-01-11 05:51:10

黄尘没马长安道,残酒初醒雪打窗。

客子惯眠芦苇岸,梦成孤浆泊寒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尘没马长安道,
残酒初醒雪打窗。
客子惯眠芦苇岸,
梦成孤浆泊寒江。

白话文翻译:

长安道上黄尘弥漫,马匹在尘土中消失不见;我刚醒来,窗外的雪花打在窗玻璃上,酒意尚未完全消散。旅人习惯在芦苇荡边睡眠,梦里只见孤舟漂泊在寒冷的江面上。

注释:

  • 黄尘:指黄土或尘土,象征着路途的艰辛与遥远。
  • 没马:马消失在黄尘中,暗示旅途的孤独。
  • 残酒初醒:指刚刚醒来的状态,酒意尚存,表现出一种迷离的感觉。
  • 客子:旅人或客人,表达了离乡在外的孤寂感。
  • 惯眠:习惯于睡眠,表现出一种安逸或麻木的生活状态。
  • 孤浆:孤独的小舟,象征着漂泊与孤独。
  • 寒江:寒冷的河流,进一步烘托了凄凉的气氛。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涉及具体典故,但“长安”一词常常用来代表繁华与故乡,而“寒江”则引发对漂泊的思考,反映出旅人心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社会生活与个人感受,风格清新。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方寒冬,诗人或在旅行途中,因雪夜而生发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在外漂泊的孤独。

诗歌鉴赏:

《闻雪》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呈现出一幅冬日旅行的画面。诗的开头“黄尘没马长安道”以长安为背景,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接着,诗人揭示了自己刚刚苏醒的状态,窗外的雪打在窗上,带来了寒冷与孤独的感受。此时的诗人似乎仍沉浸在残酒的迷醉中,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与对过往的追忆。

“客子惯眠芦苇岸”中的客子形象,反映了旅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这种安逸的状态在“梦成孤浆泊寒江”中被打破,孤舟漂泊的意象使人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内心的挣扎,诗人既希望逃避现实的烦扰,又无法摆脱孤独的命运。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诗人描绘了长安道上的黄尘,表现出行走的艰辛。
    • 第二联,残酒与雪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第三联,客子在芦苇岸边的习惯,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对梦境的依赖。
    • 第四联,孤舟的意象使得全诗情感达到高潮,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呼之欲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尘比作旅途的艰辛,雪打窗则象征外界的冷峻。
    • 对仗:诗中各联句式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旅途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内心孤独的探索。

意象分析:

  • 黄尘: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代表寒冷与孤独,映射诗人的心境。
  • 芦苇: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安逸,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 孤浆:象征漂泊与孤独,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尘没马”意指: A. 马匹消失在尘土中
    B. 马在雪中奔跑
    C. 长安道的繁华
    D. 旅途的快乐

  2. 诗中“客子惯眠”表达了: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然的向往
    D. 习惯于安逸的生活

  3. “梦成孤浆泊寒江”中“孤浆”象征: A. 旅行的快乐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孤独的漂泊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A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反映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之苦。

诗词对比:

  • 方岳《闻雪》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均表达了在外漂泊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但方岳更侧重于自然环境的描绘,而杜甫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精粹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闻雪》的诗意与情感,增强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