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侍御》

时间: 2025-04-25 02:51:21

狱成收夜烛,整豸出登车。

黄叶辞荆楚,青山背汉初。

早朝新羽卫,晚下步徒胥。

应念长沙谪,思乡不食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刘侍御
司空曙

狱成收夜烛,整豸出登车。
黄叶辞荆楚,青山背汉初。
早朝新羽卫,晚下步徒胥。
应念长沙谪,思乡不食鱼。

白话文翻译:

关押结束,熄灭夜间的烛火,整装待发登上车马。
黄叶告别荆楚,青山在汉水之初显现。
清晨的早朝新近换上羽衣卫,傍晚步行至徒胥之地。
应该想念长沙的流放生涯,思乡之情令我不想吃鱼。

注释:

  • :监狱,指被囚禁的地方。
  • 整豸:整装,准备出发。
  • 荆楚:古地名,指楚国和荆州,今湖北一带。
  • 青山:指地理环境,象征着故乡。
  • 羽卫:古代官员的侍卫。
  • 步徒胥:步行至徒胥,徒胥是古地名,可能是指一处流放地。
  • 思乡不食鱼:因思乡而失去食欲,不想吃家乡的鱼。

典故解析:

  • 荆楚:古代楚国的地理象征,常用以指代故乡或南方。
  • 长沙谪:长沙是作者流放的地方,代表着离乡之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空曙,唐代诗人,生于盛唐,生活在动荡的年代,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被贬至长沙时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流放生涯的无奈与苦闷。

诗歌鉴赏:

《送刘侍御》是一首表现思乡情怀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夜晚离开长沙的情景,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的“狱成收夜烛”一语,暗示了作者从囚禁中解放的喜悦,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由和归属感的渴望。随后提到“黄叶辞荆楚”,用黄叶象征离别,表达了对故土的留恋。

接下来的“青山背汉初”,描绘了青山与汉水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带有浓厚的乡愁。而“早朝新羽卫,晚下步徒胥”,则体现了作者在朝廷与流放生活中的无奈与彷徨,暗示着他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一句“应念长沙谪,思乡不食鱼”,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流露出深深的乡愁与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流放期间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狱成收夜烛”:从监狱中解放,熄灭夜间的烛火,象征着结束了黑暗的囚禁生活。
    2. “整豸出登车”:整装待发,准备离开。
    3. “黄叶辞荆楚”:黄叶象征着离别,告别故乡荆楚。
    4. “青山背汉初”:青山在汉水之初,描绘了自然风光,令人怀念。
    5. “早朝新羽卫”:早晨的新羽衣侍卫,显示官场的生活。
    6. “晚下步徒胥”:傍晚步行至徒胥,暗示流放的无奈。
    7. “应念长沙谪”:应当想念长沙的流放生活。
    8. “思乡不食鱼”:因思乡而失去食欲,不想吃家乡的鱼。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早朝”和“晚下”对比,表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化。
    • 象征:黄叶象征离别,青山象征故乡。
  • 主题思想:本诗的主题在于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流放的痛苦,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在官场与乡土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黄叶:象征离别,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对故乡的眷恋。
  • 青山:象征着故乡的自然美景,给人以归属感。
  • 夜烛:象征着黑暗的过去,熄灭后迎接新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狱成收夜烛”意指什么? A. 结束黑暗的囚禁
    B. 开始新的生活
    C. 重新点燃希望

  2. “黄叶辞荆楚”中的“黄叶”象征什么? A. 秋天来临
    B. 离别与思乡
    C. 生命的结束

  3. 作者因思乡不食鱼,这反映了他的怎样情感? A. 饥饿
    B. 思乡之情
    C. 对食物的厌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司空曙的《送刘侍御》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杜甫更侧重于兄弟情谊,而司空曙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