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陵怀寄历阳王掾
贺铸 〔宋代〕
征虏亭边路,
望夫山下舟。
长江不隔梦,
明月只供愁。
促席歌尘断,
闲窗醉墨留。
惜芳桥畔柳,
谁系木兰舟。
白话文翻译:
在征虏亭旁的道路上,
我遥望着望夫山下的船只。
长江的水流并没有阻隔我的梦,
明亮的月光只让我愁绪更深。
席子上歌声已断,
闲窗里只留下醉后的墨迹。
我惋惜那芳桥旁的柳树,
不知是谁在系着木兰舟。
注释:
- 征虏亭:指的是一个地名,原为征战的亭子,象征思念与离愁。
- 望夫山:传说中的山,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空间的阻隔。
- 促席:短促的席子,这里可能指宴席或聚会。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木兰舟:可能是指木兰花的舟,代表女性的柔情与思念。
典故解析:
- 望夫山:传说中,因其形似女子仰望远行丈夫,借以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宸章,号兰亭,宋代词人,善于描写细腻情感,深受后世推崇。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真挚,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贺铸的旅途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金陵怀寄历阳王掾》是贺铸对友人深情的寄托,诗中流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与友情之意。开篇通过“征虏亭边路,望夫山下舟”两句,展现了作者身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情感,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长江的水流,既是地理的界限,也是情感的隔阂,诗人在此表达了思念无尽的愁苦与惆怅。
“明月只供愁”一句,月亮常常是思念的象征,而在此处却成了愁苦的来源,显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促席歌尘断,闲窗醉墨留”展现了酒后的恍惚与无奈,暗示着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惜芳桥畔柳,谁系木兰舟”,将诗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和对未来未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示了贺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的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征虏亭边路:描绘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显得孤独。
- 望夫山下舟:显示对远方的牵挂,山与舟的意象相互映衬。
- 长江不隔梦: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思念的深远。
- 明月只供愁:月亮不仅是美好回忆的象征,也是愁苦的源泉。
- 促席歌尘断:聚会的欢愉已然消散,留下的是孤独的余音。
- 闲窗醉墨留:醉后留下的墨迹,象征着无尽的思绪。
- 惜芳桥畔柳:对美好事物的惜别,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谁系木兰舟:最后的问题,增加了诗的悬念,暗示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江比作梦的阻隔,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明月似乎在为诗人的愁苦所感受。
- 对仗:如“促席歌尘断,闲窗醉墨留”,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展现了人在离别时的情感波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征虏亭:战斗与思念的象征。
- 望夫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长江:象征生命的流逝与隔绝。
- 明月:孤独与愁苦的象征。
- 木兰舟:女性柔情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望夫山”主要象征什么?
- A. 思念
- B. 友谊
- C. 战争
- D. 自然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明月只供__”,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判断题:诗中的“促席歌尘断”表现了欢乐的聚会。(对/错)
答案:
- A
- 愁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与贺铸: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其风格更为豪放,而贺铸则是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词人研究》
- 《贺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