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局致斋》
时间: 2025-04-27 18:33: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枌榆秋报汉家坛,斋誓先朝令不刊。抱蕝一身依礼署,饭蔬三日属祠官。天池唳鹤惊宵滴,宫堞栖乌噪暮寒。倦枕不烦神栎梦,有人无用亦常叹。
白话文翻译
在枌榆秋天的祭祀中,汉家的祭坛上,斋戒的誓言如同先朝的命令一样不可更改。我独自一人依附于礼部的职位,连续三天只吃简单的饭菜,作为祠官的职责。天池中的鹤鸣在夜晚的滴水声中显得格外惊心,宫墙上的乌鸦在暮色中嘈杂地叫着,增添了寒意。我疲倦地枕着枕头,不再需要神栎的梦境,因为有些人虽然无用,却也常常叹息。
注释
- 枌榆:古代地名,这里指祭祀的地方。
- 斋誓:斋戒时的誓言。
- 先朝令不刊:先朝的命令不可更改。
- 抱蕝:指依附、依靠。
- 礼署:礼部的官署。
- 饭蔬三日:指斋戒期间只吃简单的饭菜。
- 祠官:负责祭祀的官员。
- 天池唳鹤:天池中的鹤鸣。
- 宫堞:宫墙。
- 栖乌:栖息的乌鸦。
- 倦枕:疲倦地枕着枕头。
- 神栎梦:指神奇的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斋戒期间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职责的忠诚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斋戒期间的内心世界。诗中“枌榆秋报汉家坛”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又暗示了祭祀的庄严和神圣。“斋誓先朝令不刊”则强调了斋戒的严肃性和不可更改性。中间两句“抱蕝一身依礼署,饭蔬三日属祠官”,具体描绘了作者在斋戒期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职责的坚守。后两句“天池唳鹤惊宵滴,宫堞栖乌噪暮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倦枕不烦神栎梦,有人无用亦常叹”,则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枌榆秋报汉家坛:点明时间和地点,暗示祭祀的庄严。
- 斋誓先朝令不刊:强调斋戒的严肃性和不可更改性。
- 抱蕝一身依礼署:具体描绘作者在斋戒期间的生活状态。
- 饭蔬三日属祠官:进一步强调斋戒的严肃性。
- 天池唳鹤惊宵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孤寂氛围。
- 宫堞栖乌噪暮寒:进一步加深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 倦枕不烦神栎梦:表达对现实的感慨。
- 有人无用亦常叹: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天池唳鹤”比喻孤寂的心境。
- 拟人:“宫堞栖乌噪暮寒”中的“噪”字赋予乌鸦以人的情感。
- 对仗:“枌榆秋报汉家坛,斋誓先朝令不刊”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斋戒期间的生活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职责的坚守和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枌榆:祭祀的地方,象征庄严和神圣。
- 天池唳鹤:孤寂的心境。
- 宫堞栖乌: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斋誓先朝令不刊”一句中的“不刊”是什么意思? A. 不可更改 B. 不可刊登 C. 不可忽视 D. 不可理解
-
诗中“抱蕝一身依礼署”一句中的“抱蕝”是什么意思? A. 依附 B. 拥抱 C. 保持 D. 保护
-
诗中“天池唳鹤惊宵滴”一句中的“唳鹤”是什么意思? A. 鹤鸣 B. 鹤飞 C. 鹤舞 D. 鹤立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写狩猎场景,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宋祁的《礼局致斋》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职责的坚守,后者更侧重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全面介绍,有助于理解宋祁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