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时间: 2025-01-11 01:37:59

十年忧患客江城,双鬓萧萧已不禁。

多病不逢医国手,感怀徙有济时心。

西风吹梦夜寒悄,黄叶满阶秋意深。

休笑当年杜陵老,白头今亦不胜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年忧患客江城,
双鬓萧萧已不禁。
多病不逢医国手,
感怀徙有济时心。
西风吹梦夜寒悄,
黄叶满阶秋意深。
休笑当年杜陵老,
白头今亦不胜簪。

白话文翻译:

在江城漂泊十年,
两鬓斑白已无法遮掩。
多病却无名医可求,
心中感怀只有对时局的忧虑。
西风轻拂,梦中夜寒渐近,
满地黄叶,浓厚的秋意萦绕。
别再嘲笑当年杜陵的老者,
如今白头也难以插上簪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忧患:忧虑和病痛,指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 江城:指作者所居住的城市,可能是长江沿岸的城市。
  • 双鬓:指两侧的鬓发,萧萧即形容头发逐渐变白。
  • 医国手:指有名的医生。
  • 济时心:帮助时局的心情,指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 西风:秋风,象征着凋零与寒冷。
  •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象征着年老和无奈。
  • :用来插在头发上的发饰,象征着年轻与美好。

典故解析:

  • 杜陵老: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他的身世与经历常被后人引用,象征着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达对人生、时局的深刻思考与感慨,风格沉稳,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有感》一诗写于作者经历了十年的忧患生活后,表现了他对生活苦难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时代背景可能是在战乱或社会动荡时期,个人的遭遇与时代紧密相连。

诗歌鉴赏:

《有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及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开篇便以“十年忧患”引入,立刻设定了沉重的基调,表明经历的苦难与无奈。双鬓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诗人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遭受了许多磨难,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忧愁。

“多病不逢医国手”一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痛苦的无能为力,虽然渴望救助,但在现实中却无从寻求。随后的“西风吹梦夜寒悄”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象征着人生的衰老与失落。

最后两句通过对杜陵老者的提及,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提醒人们不要嘲笑他人因年老而衰弱的样子,因为自己也终将会走到那一步。整首诗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对历史的思考,刻画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年忧患客江城:诗人回顾自己在江城的十年生活,充满忧虑与艰辛。
  2. 双鬓萧萧已不禁:岁月的流逝让两鬓渐白,显示出衰老的迹象。
  3. 多病不逢医国手:身体多病,却没有遇到能够治疗自己的名医,表达了无助感。
  4. 感怀徙有济时心:内心的感慨主要源于对时局的忧虑。
  5. 西风吹梦夜寒悄:夜晚的寒风袭来,带走了梦境,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6. 黄叶满阶秋意深:秋天的落叶满地,营造出深沉的秋意,暗示着人生的衰败。
  7. 休笑当年杜陵老:劝人不要嘲笑年老的杜陵人,暗指自己也在经历衰老。
  8. 白头今亦不胜簪:白发苍苍,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插上簪子,反映对青春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十年忧患”与“多病不逢”,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西风”比喻人生的凋零,用“黄叶”象征秋天与衰老。
  • 拟人:将“西风”描绘成能吹梦的存在,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的经历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的怀念,最终引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折射出更广泛的社会现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城:象征流亡与漂泊。
  • 双鬓:象征衰老与岁月的无情。
  • 西风:象征秋天、孤独与凋零。
  • 黄叶: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无常。
  • 杜陵:象征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城”是指什么? A. 山城
    B. 海边城市
    C. 长江沿岸的城市
    D. 内陆城市

  2. “双鬓萧萧已不禁”中“萧萧”指的是什么?
    A. 落叶的声音
    B. 头发变白
    C. 秋风的寒冷
    D. 生活的艰辛

  3. 诗人提到的“杜陵老”是谁?
    A. 杜甫
    B. 杜甫的朋友
    C. 一个虚构的人物
    D. 杜甫的故乡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使用了自然景象来衬托个人情感,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认识。
  • 李白《将进酒》:尽管主题更偏向于豪放与洒脱,但同样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古典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