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6:59: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其一
作者: 方岳 〔宋代〕
挂冠与结绶,孰者为良图。
忍贫殊亦难,乃有山水娱。
一官落世网,耳目皆非吾。
以此裁量之,回也终不愚。
茅屋八九间,左右瓜芋区。
旋篘薄薄酒,美如步兵厨。
醉中天地宽,渺视驺侏儒。
六合日清旷,吾道宁榛芜。
何幸亩间,身亲见唐虞。
不学张季鹰,秋风但莼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挂上官帽与系上绶带,哪个才是好的选择呢?
忍受贫困固然艰难,但仍然有山水的乐趣。
即使一官落入世俗的网中,我的耳目也与之无关。
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我最后也不会愚蠢。
茅屋八九间,周围是瓜和芋的田地。
喝着薄薄的酒,味道如同步兵的厨房。
在醉意中天地宽广,视野渺小如驺儒。
六合之间日光明媚,我的道路宁静而杂草丛生。
我多么幸运,在田间亲自见到了唐虞的时代。
不学习张季鹰,秋风中只有莼菜和鲈鱼。
注释
- 挂冠:指辞官,放下官职的意思。
- 结绶:系上绶带,象征着官职的标志。
- 忍贫:忍受贫困的生活。
- 山水娱:山水之间的乐趣,隐喻自然的怡然自得。
- 耳目皆非吾:指与世俗的耳目无关,保持独立。
- 茅屋:简陋的小屋,代表贫困的居住条件。
- 旋篘薄薄酒:意指轻松饮酒,享受生活。
- 驺侏儒:指小人,形容在醉中所见的渺小。
- 六合:指天地,四方,象征广阔与开阔。
- 唐虞:代表理想中的治理时代,体现诗人对古代圣贤治世的向往。
- 张季鹰:指张骞,古代西汉的著名探险家,诗中意指不学游历,而选择安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德馨,号岘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方岳辞官后,诗人面对世俗生活的选择,表达了对自然与贫困生活的欣赏,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方岳的这首诗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哲学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开篇用“挂冠”与“结绶”对比,引出诗人在官场与隐居生活之间的抉择。诗人在面对贫困时,选择了“山水娱”的乐趣,显示出其乐观的人生态度。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茅屋八九间,左右瓜芋区”的描绘,展现了简朴的居住环境与丰收的田园生活,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提到“旋篘薄薄酒,美如步兵厨”,通过饮酒的描写,表达了他在醉意中所感受到的天地宽广,仿佛生活中的烦恼都在这一刻得到解脱。
最后,诗人提到“何幸亩间,身亲见唐虞”,表达了对理想治理时代的向往与珍惜,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感。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方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挂冠与结绶,孰者为良图: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疑虑。
- 忍贫殊亦难,乃有山水娱:虽然生活贫困,但在山水中仍能找到乐趣。
- 一官落世网,耳目皆非吾:表明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漠视。
- 以此裁量之,回也终不愚:通过这样的标准来评判自己,最终不会愚蠢。
- 茅屋八九间,左右瓜芋区:描绘出简朴而富有生机的田园生活。
- 旋篘薄薄酒,美如步兵厨:通过饮酒的快乐,传达对生活的享受。
- 醉中天地宽,渺视驺侏儒:醉酒后感受到的宽广世界,表现出超脱。
- 六合日清旷,吾道宁榛芜:描绘出清朗的自然环境和内心的宁静。
- 何幸亩间,身亲见唐虞:感慨在田间能够见到理想的治世。
- 不学张季鹰,秋风但莼鲈:表达对安逸生活的追求,不愿追求功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中天地宽”,通过醉酒比喻人生的宽广。
- 对仗:如“挂冠与结绶”,对比两种选择。
- 象征:如“唐虞”象征理想的治理时代。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向往自然和简朴生活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静谧与和谐。
- 茅屋:代表简朴的生活状态。
- 薄薄酒:象征人生的乐趣与随性。
- 唐虞:指代理想的治理,表达对美好时代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挂冠”指的是什么?
- A. 结婚
- B. 辞官
- C. 旅行
- D. 学习
-
诗人选择山水乐趣的原因是?
- A. 因为生活安逸
- B. 因为追求名利
- C. 因为忍受贫困
- D. 因为无所事事
-
“何幸亩间,身亲见唐虞”中“唐虞”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理想的治世时代
- C. 诗人的朋友
- D. 自然景观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在陶渊明的《饮酒》中,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这些作品都与方岳的诗歌在主题与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官场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陶渊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