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武功姚主簿》
时间: 2025-01-26 23:25: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武功姚主簿》
作者:贾岛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
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
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
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
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
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
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
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
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
白话文翻译
我居住在江沱北边,情思悬挂在渭河曲水的西边。
几夜梦中曾经见到你,几次收到你的书信。
驿道穿越荒凉的山坂,公田中满是淤泥。
下棋时静心思考,闲暇时作诗清幽凄凉。
锄草时留下药草,寻找山上的石梯。
客人回来的时候河水上涨,风起时夕阳渐低。
空地上苔藓覆盖着井,孤村的火光隔着小溪。
卷起窗帘时黄叶飘落,锁住了杜鹃的啼鸣。
田野的颜色在秋月下清澈,边上的声音传来战鼓的鸣响。
我必须经过县城,因为你多次的召唤。
注释
- 江沱:指江水与沱水交汇的地方。
- 渭曲:渭河的曲折部分。
- 书披:指收到书信或读书的意思。
- 驿路:古代传递信息的驿站道路。
- 公田:指公家的田地。
- 锄草:除草。
- 印子规:指杜鹃鸟,因其叫声与“子规”相似。
- 陇色:指田野的颜色。
- 战鼙:战争的鼓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少游,唐代诗人,以其工整的律诗和独特的意象著称。贾岛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情感的细腻与自然的和谐,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寄武功姚主簿》是贾岛在寄给朋友姚主簿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在唐代,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常常成为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贾岛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切的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贾岛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通过地理位置的描写引入情感的渲染,展现了作者身处的环境与心境的连接。接下来的“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梦境和书信成为了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不仅描写了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紧接着的“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则呈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后半部分,随着“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的描写,气氛逐渐加重,似乎暗示着一种无奈与孤独。“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在对自然景色变化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处的“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则表达了对友人再次相见的期待。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丰富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情感寄托于遥远的友人。
- 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表达思念友人时的梦境和收到信件的喜悦。
- 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描写旅途的艰辛,暗示生活的困苦。
- 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 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显示了诗人的劳作与对自然的亲近。
- 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营造出一种动态的自然环境,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描绘了乡村的静谧与孤独。
- 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通过自然景象传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 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表现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 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期待相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情悬渭曲西”,将情感与地理位置相结合。
- 对仗:如“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黄叶落”、“秋月”,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展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对友谊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出唐代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沱:代表自然环境与友人情感的交织。
- 书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思念。
- 黄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秋月:象征宁静与思索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贾岛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元代
-
诗中提到的“印子规”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燕子
- B. 杜鹃
- C. 燕雀
- D. 鹦鹉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田园风光
- B. 友人思念
- C. 战争悲歌
- D. 自然景色
答案
- A. 唐代
- B. 杜鹃
- B. 友人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贾岛的《寄武功姚主簿》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王维则侧重于宁静的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两首诗均展现出唐代诗人的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