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岐嶷称前辈,渊源便老成。
及门多况说,在初已蒙亨。
麟笔空遗恨,笺诗正用情。
谁知两楹梦,湖海器书生。
白话文翻译:
岐嶷(指品德高尚的人)称赞您是前辈,您深厚的学识使您显得成熟。
您门下的弟子多有卓越表现,最初我也曾受到您的教导。
可惜我那笔力不够,留下了些许遗憾,而在诗笺上写下的每一句都倾注了我的真情。
谁能想到,您在梦中再会的情景,就像湖海的书生,渴望着知识的浩瀚。
注释:
- 岐嶷:形容品德高尚的人。
- 渊源:指知识或学问的深厚。
- 亨:古代书中常用的词,意指通达、顺利。
- 麟笔:比喻文采,麟为传说中瑞兽,象征美好。
- 笺诗:写在笺上的诗,笺是用来书写的纸张。
- 两楹梦:指梦中相聚的场景,楹指房屋的柱子,象征住处或环境。
- 湖海:形容广阔的书海,象征知识的浩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风格多以抒情见长,擅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了悼念东莱先生而作,表达了对其深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继承其文采的遗憾。
诗歌鉴赏:
《挽东莱先生》通过对邵度与东莱先生关系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与怀念。诗中以“岐嶷称前辈”开篇,直接点明了东莱先生的高尚品德,继而通过“渊源便老成”来强调其学识的深厚。这种尊重和怀念的情感贯穿全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东莱的敬仰,更对自己在文学上的不足感到惋惜,体现出一种传统文化中对师承关系的重视。通过“麟笔空遗恨”,诗人将自己的遗憾与对东莱的赞美交织在一起,使情感更加深刻。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既有“麟笔”代表的才华与文采,又有“湖海”象征的知识广阔,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最后一句“谁知两楹梦”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无奈,恰如人们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抒情与叙事中找到平衡,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有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堪称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岐嶷称前辈:以岐嶷比喻东莱先生的品德,表明其受人尊重。
- 渊源便老成:强调东莱的学识渊博,成熟稳重。
- 及门多况说:描绘东莱门下弟子众多,风采各异。
- 在初已蒙亨:回忆自己早期曾受到东莱的教导。
- 麟笔空遗恨:对自己文采的自责与遗憾。
- 笺诗正用情:表达自己在诗歌创作中的真情投入。
- 谁知两楹梦:感叹梦中重逢的无奈与渴望。
- 湖海器书生:象征对知识与才华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麟笔”比喻文采的高雅。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湖海象征着知识的浩瀚,表达出对文化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东莱先生的崇敬与怀念,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和个人才华的自省。诗人通过对师承关系的反思,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精神,同时也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岐嶷:象征高尚品德。
- 麟笔:象征文采与才华。
- 湖海:象征知识的广阔与深邃。
- 两楹梦:象征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幻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岐嶷称前辈”中“岐嶷”指什么?
A. 高尚的人
B. 知识渊博的人
C. 年轻的人 -
诗中“麟笔”象征什么?
A. 钢笔
B. 文采
C. 笔记本 -
“湖海”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知识的浩瀚
C. 书籍的多样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邵度的《挽东莱先生》更多地侧重于对个人情感和师承关系的表达,而杜甫则在《登高》中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感慨,二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