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村终日水车鸣,
陂北陂南共一声。
洒面风吹作飞雨,
老夫诗到此间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村庄,整天听到水车的鸣响,北边和南边的水车发出同样的声音。微风吹拂,洒在脸上如同飞雨一般。老夫在这个地方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 荒村:荒凉的村庄,指偏远、冷清的地方。
- 水车:用于灌溉的车,常见于农村,象征着农田的生机。
- 陂:指的是田埂或小丘,通常用于分隔田地。
- 洒面:指风吹在脸上,有一种湿润的感觉。
- 老夫:自称,表达作者的谦虚和年长。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农村生活的真实情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德明,号白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描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诗人晚年,表达他对乡村生活的感慨和对创作灵感的追寻。
诗歌鉴赏:
《罗江二绝》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热爱与陶醉。诗的开头“荒村终日水车鸣”,用“荒村”这个形象,表现出村庄的冷清与静谧,同时水车的鸣响则打破了这种寂静,象征着生活的气息。这种对比使得场景更加生动。
接着“陂北陂南共一声”,诗人巧妙地利用了方位的描述,增强了空间感,水车的鸣声在北和南的田地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单调与重复,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洒面风吹作飞雨”,这句描绘了自然的细腻之处,微风拂面带来如雨般的清新感受,给人以舒适和惬意。诗人在此时的感受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在此刻与大自然达成了和谐。
最后一句“老夫诗到此间成”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过程的一种总结,表达了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中,灵感的涌现与诗句的形成。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泊和宁静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愉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荒村终日水车鸣:展现村庄的宁静与水车的生活气息。
- 陂北陂南共一声:强调水车的重复性与生活的单调。
- 洒面风吹作飞雨:通过感官描写,表现自然的清新与舒适。
- 老夫诗到此间成: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环境,表达自我满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比作飞雨,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创作灵感的寻求。
意象分析:
- 水车:象征农村的生机与劳动的辛勤。
- 风:代表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雨:暗示着滋润与生长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荒村”指的是: A. 热闹的城市
B. 偏远的村庄
C. 繁华的集市 -
“洒面风吹作飞雨”中的“飞雨”是指: A. 真实的雨
B. 风吹来的水汽
C. 诗人的想象 -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A. 描述繁华生活
B.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
C. 讲述历史故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景象,采用了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而孟浩然的《春晓》则通过晨起的感受,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不同的自然意象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